北京市国税局即将实施办税事项全市通办,该便民举措下月将在石景山、门头沟等地国税局率先实施,11月起推广至全市,届时375项国税办税事项均可实现跨区办理。不过,税务人员表示,涉及涉税违法行为应当进行行政处理的相关办税事项并不在全市通办范围内,仍由属地国税机关办理。
本报讯(记者 张钦)作为便民办税力度最大的一项举措,北京市国税局即将实施办税事项全市通办,也就是说375项国税办税事项均可实现跨区办理。根据实施步骤,此次跨区办税将从下月8日起率先在石景山、门头沟、房山、通州、顺义、大兴、昌平、平谷、怀柔、密云、延庆、开发区、燕山国税局可办理全市通办业务;随后今年11月起全市纳税人均可以到全市行政区域国税机关办理全市通办业务。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天从北京市国税局了解到,此次推行的办税事项全市通办是指在不改变纳税人主管税务机关、不改变税收预算级次和收入归属的前提下,纳税人可以通过北京市国税局办税服务厅、自助办税终端渠道接受不受主管税务机关区域限制的办税服务。这就意味着企业可以在全市范围内自由选择国税办税服务厅办理自己企业的相关业务,哪家方便就选哪家。税务机关在受理全市通办办税事项时,对符合办理条件的即办类办税事项将即时办结,对符合办理条件的非即办类办税事项在法定时限内办结。纳税人可以在国税机关的任一办税服务厅获取全市通办办税事项的办理结果。
据首批实施“跨区办税”业务的开发区国税局第一税务所的税务人员介绍,目前北京有大量跨区经营的企业,此前这些企业办税时必须回到原注册地的税务机关,经常要在注册地和实际经营地间来回奔波,花费了大量时间和成本。这次北京市国税业务统一实施全市通办,就意味着跨区经营的企业不再受主管税务机关的限制,可以就近到非注册地辖区的税务所办理。
而此次推行通办业务的七大类375项办税事项囊括了税务登记、税务认定、发票办理、申报纳税、优惠办理、证明办理、纳税咨询等。其中,发票办理类包括普通发票核定调整、发票缴销、专用发票和普通发票代开、发票认证等;申报纳税类包括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申报、消费税申报、企业所得税季报和年报等。
据税务人员介绍,税务机关在受理全市通办业务中需要使用国税机关印章的,将加盖受理税务机关印章。对于涉及税款缴纳的全市通办办税事项,将通过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电子缴税系统划缴税款。不过这位税务人员也提醒,涉及涉税违法行为应当进行行政处理的相关办税事项并不在全市通办范围内,仍由属地国税机关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