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智造大街开街

2016-07-24 01:02 北京青年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中关村智造大街开街

经过多月筹备,中关村智造大街昨日正式开街。大街北起双清路,南至成府路,全长380米,将以“创意转化和硬件实现”为目标,汇聚技术和智力,打造智能制造“生态圈”。未来三年,中关村智造大街技术成果转移转化将突破1万项,带动收入5000亿元。

北京青年报记者看到,在智能大街上,街区的LED屏幕、灯杆、地砖等设施都充满智能范儿。比如,街区入口处摆有一个360度全息成像设备,市民用肉眼就可看见3D机器人画面;街区的地砖则用风积沙为原料,下雨天走在上面不湿鞋,还可再生循环利用。在大街两边有不少3D打印、无人机、VR、机器人等智能硬件产品体验中心,一个身高近两米的大型机甲机器人吸引了不少人的关注,它全身都是防火盔甲材料,可以完成行走、爬坡等动作,今后有可能运用在消防救援等领域。

“中关村智造大街汇聚的是技术和智力,而不是工厂。”中关村海淀园相关负责人介绍,大街临近清华、北大、北航等知名高校,外籍人口比较集中,创新创业的活跃度、国际化程度都比较高,“优越的区位优势和浓厚的科技氛围能让这里迅速汇聚一批专业服务平台和国际化创新机构。”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与一般产业聚集区不同的是,中关村智造大街将集孵化器、公共研发平台、风险投资、快制测试、产权交易、法律服务、营销平台等环节于一身,打造出一个智能制造生态体系,可以“一站式”解决创新企业的服务需求。

目前,大街已汇聚了“人工智能和智能硬件创新平台”、“智造项目成果转化平台”、“国际技术交流转移平台”等多类服务主体,孵化出谷歌的plug and play孵化器、国外顶尖的芯片厂商ARM等机构已经进驻。在未来,大街将与谷歌、高通、IBM等国际知名企业开展合作,打造高品质的国际化街区,提升智能制造的全球影响力。

责任编辑:李楠楠(QN0006)

猜你喜欢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