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化之香“沉”入城市街角

2016-08-03 06:15 北京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让文化之香“沉”入城市街角

环顾店内,两个字——书海。

老板架着梯子,上上下下,愣是从4万册书中搜出来一本《北平风俗类征》。接过书,90后北京女孩田海遥欣然而笑,此前她几乎跑遍了京城各大书店也没买到这本书。

藏着《北平风俗类征》的这个地方,名叫砖读空间,是一处530平方米的院落,位于西四南大街砖塔胡同。读者到此,可看书、买书、观展、喝茶、听讲座……

砖读空间是个缩影,从中能看到北京市为保障市民更便捷地获得公共文化服务,创新文化共享模式、构建新型公共文化体系的新尝试。

砖读空间的掌柜是80后小伙儿崔勇。2009年,他在前门开了一家十几平方米的正阳书局,房租昂贵,艰难维持。2012年前后,国内实体书店遭遇倒闭潮,正阳书局更加风雨飘摇。

适逢西城区决定利用腾退出来的文物场所改造阅读空间,砖读空间成为第一块试验田。2014年,西城区文化委、北京出版社、西城区第一图书馆等,联合成立砖读空间运营管理委员会,正阳书局受委托管理砖读空间。“正阳书局搬到砖读空间以后,房租减免了,生存问题不用担忧了!”崔勇说,如今在此办理读者卡的人数已达5000人,均是读书人、爱书者。

“公共阅读与文物场所的结合,有接续历史文化的共振效应。”西城文化委主任孙劲松说。在他看来,砖读空间的成功尝试,走出了政府与品牌书店、社会机构合作,盘活、拓展公共文化空间的新路。

抛出一块“砖”,引出一批“玉”。在全市,由古建或闲置场地改造的特色阅读空间纷纷涌现,比如西城区的白云驿站阅读空间、东城区的北京阅读季基地、海淀区的香山书院等,共有20余家。

北京城寸土寸金,然而在保障公共文化空间上却不含糊。

海淀区田村路40号院的阜四社区文化中心,每天从早上9点开始,都会聚集不少的老人、孩子。然而,一年前,这里还只是一个杂乱不堪的旧车棚。田村街道和小区产权单位北京橡胶工业设计研究院商议之后决定,把这处旧车棚改建成一处“楼房中的大杂院”。一年后,一座公益性多功能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展露新颜。

朝阳区团结湖街道利用团结湖中路北一条一处闲置多年的院子,建成文化活动中心;东城区体育馆路街道和皮卡书屋合作,为周边居民定制文化服务……目前,全市已建成326个综合文化中心,社区覆盖率99.09%。其中,街道综合文化中心144个,街道覆盖率97.99%。

市、区、街乡、社村——目前全市已建成四级文化设施6934个,市区两级覆盖率达100%,全部实现免费开放。公共图书、文化活动、公益演出三个配送体系也已经建立起来。

“十三五”期间,首都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将奔着“四化”走,即标准化、均等化、社会化、数字化,特别是把基层作为公共文化服务重点领域,加快建立公共文化服务配送体系,将各类文化资源纳入到全市公共文化配送网络之中,贯通基层各站点,形成一盘棋。

高效能、优质化的文化共享,正在成为文化给养深入城市肌理的触角,让文化之香“沉”入北京城的角角落落。

责任编辑:董佳兴(QN0008)  作者:李红艳 路艳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