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法晚联合报道(记者 李洁)为引导居民在家门口的社区医院看病拿药,本市将统一社区医院与大医院之间的药品目录。这意味着,此前只有在大医院才能开的处方药,今后有望在医联体内的社区医院拿到。与此同时,医保定点社区卫生机构的药品报销范围也将“扩容”。
今天上午,记者从市卫计委获悉,本市将积极推进分级诊疗,引导慢性病、常见病患者到家门口的二级医院和社区医院治疗,解决大医院长期人满为患的现象,让急难危重患者能够获得更加及时、有效的救治。据介绍,北京市公布了分级诊疗制度建设2016年至2017年度重点任务,今后本市将以基层为重点,打造能力水平过硬的基层医疗机构。
同时,探索分类管理,调整和完善医疗服务价格;统一药品目录,签约患者可享长处方药品便利;有效统筹协调,探索建立医联体理事会制度 ;推进标准互联,加快北京市分级诊疗信息化建设。
据了解。统一药品目录涉及统一大医院和社区医院间药品采购目录。届时,此前那些只能在大医院才能开出的处方药,将有望在医联体内的社区医院拿到。
与此同时,市卫计委相关负责人也明确表示,按照医疗、医药、医保“三医联动”的方针,北京市将进一步扩大医保定点社区卫生机构药品报销范围,城镇职工参保人员在社区按90%的比例报销药品费用。
其他看点 推进家庭医生服务 签约可开俩月处方药
本市的医保基金总额指标将加大向社区卫生机构倾斜,提高患者在基层卫生机构医事服务费的报销水平,使大家在基层卫生机构的个人负担明显低于大医院,引导患者到基层医疗服务机构就医。
同时,北京市将继续推进以签约制为基础的家庭全科医生服务,按照疾病规范用药的合理要求,社区全科医生可以给符合条件的慢性病患者开具多达2个月用量的常用药品,并以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的模式督促管理患者科学规范用药。
在医联体内,明确医疗机构间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病四类慢性疾病医联体内双向转诊基本标准。据了解,除了现有的48个医联体外,北京还有超过50个医联体正在规划中。这些医联体的构建将实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让居民能够就近享受到良好的医疗服务。
相关新闻 本市多部门联手抓获号贩子733人
记者昨日从市卫计委获悉,全市多部门联合发文开展专项集中整治“号贩子”和“网络医托”行动,是今年开展打击“医托”、“号贩子”的连环行动。
此前,市卫计委成立了领导带队、纪检监察、综合监督、医政医管职能处室领导和工作人员参加的工作组,对北京协和医院、天坛医院、广安门中医院等数十家医疗机构开展打击“号贩子”、“网络医托”等情况进行了督查,依据行风建设和相关医疗法规,对3家医疗机构的6名医务人员进行了处理。
不仅如此,市公安局加强对医院及周边地区“号贩子”和“医托”、“网络医托”、特别团伙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今年2月份以来,组织打击行动152次,抓获号贩子733人,其中刑事拘留14人,治安拘留719人。
近日,市卫计委、首都综治办、市网信办、医院管理局等多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印发北京市集中整治“号贩子”和“网络医托”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要求各区全面整治通过互联网散布的“号贩子”、“医托”等违法信息,坚决斩断“号贩子”和“网络医托”利益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