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昌平上半年PM2.5累计浓度全市最低 未来——通风廊道将延至十三陵水库
千龙-法晚联合报道(记者 耿学清 实习生 姜亮)昨日(3日),记者从昌平区大气污染防治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1至6月,昌平区PM2.5平均浓度为54.0微克每立方米,同比下降24.5%,累计浓度为全市最低值。今年昌平区平原造林绿化将重点铺设“通风廊道”,远期将延伸到十三陵水库。
昌平区副区长李志杰在发布会上透露,自2013年以来,昌平区委区政府累计投入专项资金85.52亿元用于大气污染防治,2015年PM2.5年均浓度为70.6微克每立方米,同比2014年下降11%,超额完成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
李志杰表示,接下来,昌平区在持续推进燃煤锅炉改清洁能源的同时,重点关注城中村和农村地区原煤散烧和分散小锅炉房现象,到2017年底基本淘汰10蒸吨及以下的燃煤锅炉;农村地区散煤方面,以“减”为主、以“换”为辅,为此,昌平区委财政自掏2亿元,力争到2020年底前实现平原地区无煤化。
按照工作计划,今年昌平区继续实施液化石油气下乡工程。试点推进农村地区地源热泵集中供热。今年底,将有16个镇街219个村(社区)8.6万户实现优质燃煤替代全覆盖。4个镇19个村8905户实施农村取暖煤改电。
通风廊道将北延至十三陵水库
昌平区计划以平原“一楔三廊”建设和山区造林工程为重点,着重加强昌平区的“通风廊道”建设,加快北中轴绿色通道辐射区拆迁腾退工作,持续扩大绿色生态空间。
李志杰透露,今年昌平区平原造林绿化将重点铺设“通风廊道”,从东小口森林公园一直到温榆河畔,大约20公里左右,远期“通风廊道”将延伸到十三陵水库。
目前,北京市规划的中轴线通风廊道的起点在昌平区太平郊野公园,经东小口森林公园、奥林匹克公园一路向南,顺着北中轴线抵达后海、北海、中南海区域,再向南至天坛公园,经过龙潭公园,延京沪高速及两侧绿化带向城南输送清风。
通风廊道计划公布后,昌平立即调整了原有的平原造林计划,将今年绿化的重点从西部地区调整到通风廊道所在的区域。李志杰介绍,目前廊道拆迁绿化主要涉及东小口、沙河、北七家、霍营4个地区。为保证拆迁进展顺利,目前昌平区财政第一批已安排5亿元拆迁资金,并计划进一步追加。东小口地区现在已经拆迁1200亩,还计划再拆300亩左右。李志杰表示,目前正鼓励各个镇街在现有规划基础上尽量多拆,为明年绿化留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