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经山景区7日起试开放 年底防火季前可免费参观

2016-08-07 14:21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石经山景区 今起试开放

千龙-法晚联合报道(记者 赵颖彦)千年刻经古道上足音跫然,经历隋唐辽金等七个朝代更迭;雷音洞内千尊佛像含笑,是中国最早的人工构筑石质佛殿;罕见的唐代石质佛塔伫立山顶,守护着这片佛祖舍利出土之处;上寺与曝经台遗址首次揭开神秘面纱……

7日起,与云居寺比邻的石经山景区正式向游人试开放,试开放期将持续到年底防火季。这段时间市民可以免费参观千年佛家古刹。同时,石经山的整体考古调查也将正式启动,越来越多深藏的秘密将重见天日。

现状  石经山景区试开放  防火季前免费参观

云居寺作为北京有千年历史的皇家寺院众所周知,与它比邻、仅几百米之隔的石经山,却一直默默无闻。石经山本名白带山,俗称“小西天”,海拔450米。这里是房山石经刊刻起源之地、佛祖舍利出土之处。这里存有的4196块隋唐石经为国之重宝,是刻经史上最早最重要的经典著作。石经山与云居寺共同构成了云居寺文化景观群。

石经山的价值远不止在于石经,这里还有以雷音洞、金仙公主塔、隋唐的千年古道、古井等为代表的众多遗迹,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石经山山腰分两层,共有九个藏经洞,洞内存放着自隋至明朝的刻经石板,其中雷音洞的洞内宽广如殿,四壁镶嵌经板都是静琬大师早期所刻。洞中有四根石柱,石柱上雕刻佛像1056尊,故称千佛柱。

据了解,由于对岩体进行加固,石经山景区此前六年一直处于“封山”的状态。据专家介绍,这期间解决的最大问题就是山体渗漏问题。

今天起,“待字闺中”的石经山将向游人试开放。今天上午,记者在石经山景区看到道路、说明牌、卫生间等基础设施改善工程基本完成。

据介绍,试开放的范围包括一条千年古道、上寺和曝经台遗址两处建筑遗址、两座唐代古塔、三口山间古井、九处藏经洞遗迹,其中雷音洞将开放洞内遗址,游客可以近距离欣赏千佛柱。其中,上寺和曝经台遗址两处建筑遗址属于首次露面。

据云居寺文物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试开放将持续到年底的森林防火季,其间将免费向游人开放。预计在明年通过发改委核价后再开始收取门票,同时正式向社会开放。

规划 整体考古调查与大遗址保护工作启动

今天,云居寺文物管理处与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正式启动石经山整体考古调查,为大遗址保护规划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据了解,在整体的考古调查中,需要完成两大“功课”。一是对石经山进行全面考古调查研究工作,其中包括洞内外建筑及相关遗迹的整体、持续调查。据文物部门介绍,通过这些考古调查,可以查找石经山的历史边界,了解其现存遗址分布与保存状况,研究石经山的形成、发展和变化过程。二是石经山洞内文物保护状况的调查,这部分工作是对藏经洞内部进行系统监测,盯住保护和病害治理,并要对洞内的环境变化“了若指掌”。

除了考古调查,石经山的大遗址保护相关工作也就此启动。今后,管理部门将启动石经山大遗址保护专项规划,对遗址本体保护、基础设施、遗址公园、考古研究、景观环境、开放展示等进一步作出规划,力争申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并与周边周口店遗址、金陵遗址、十字寺遗址等遗址连成北京西南地区的大遗址片区。

考虑到石经山开放后游客的不断踩踏有可能对千年古道产生影响,千年古道的整体保护与栈道铺设工程也纳入大遗址保护工程中。另外,上寺(曝经台)遗址保护展示与周边环境整治工程也同期进行,主要目的是保护好建筑遗址本体,改善展示环境,并进一步促进云居寺石经山展示利用与开放工作。

揭秘 历经七个朝代  为我国等级最高供经遗迹 

石经山虽然一直默默无闻,但对其的考古挖掘和考察一直在进行。为此,云居寺文物管理处还在2012年组织成立了云居寺研究中心,在专家罗炤的带领下,近几年该中心联合浙江大学等多家科研院所共同开展研究工作。

目前,历时两年多的云居上寺遗址考古发掘已接近尾声,石经山建筑遗址考古发掘获得重要发现,即发现完整的上寺和曝经台遗址。

不过专家表示,在遗址发掘过程中还有一个谜团有待破解,那就是石经山金仙公主塔旁发现的类似古井的遗迹,其作用仍是谜团,专家推测应与渗水有关。

此外,在研究中发现石经山历经隋、唐、辽、金、元、明、清七个朝代,朝代更迭,却从未停止石经镌刻,且均为皇家组织镌刻、修建。可以说,石经山是中国等级最高、开凿镌刻过程最长的一处佛教刻经、供经遗迹。

最早石质佛殿  面积经过精确测量计算 

另外,此次开放的隋代佛殿雷音洞是中国最早的人工构筑石质佛殿。专家表示,中国多数建筑都是木构建筑,雷音洞等藏经洞建筑却是与赵州桥同时代的石构建筑,据研究应是建造于隋炀帝时期,是非常罕见的隋代建筑实物遗存。作为供经的佛殿,佛经的数量决定了洞的面积,是经过非常精确的测量和计算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石经山千年古道年代也可以上溯到隋代。

此外,北京现存唐塔共8座,石经山就有两座。位于石经山山巅平台的是东台石塔,作为亭阁式塔,造型有着典型的官式建筑特征;而密檐式塔是唐塔的典型建筑样式,现存的金仙公主塔塔铭记载了关于石经山、房山石经及唐代幽州与中央的关系;从全国范围来看,建在山顶、如此精致的唐代石质佛塔也非常少见。

责任编辑:安勇(QN0005)

猜你喜欢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