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日夜间一场雨水,重挫夏日里连续的沉闷憋气。早上习习凉风一扫暑气闷热,迎来凉爽的“立秋”节气。
俗话说,“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也就是说,立秋时间在中午之前,天气就凉爽;立秋时间在下午至晚上,天气就能“热死牛”。今日上午9时53分迎来今年的“早立秋”,丝丝雨意带来的舒爽应了这句老话。不过,这句老话真的有道理吗?记者查询后发现,关于这“凉飕飕”和“热死牛”的时段说法不一,具体指的到底是立秋当日还是立秋之后的一段时间,并没有定论。气象专家表示,“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是口口相传的民间谚语,气象局并没有专门做过此类谚语的验证研究工作,“立秋早晚”与“气温高低”的对应关系也并不明确。但是从大的天气变化趋势上来看,立秋之后,气温肯定会越来越凉,不会越来越高。
此前有文章对过去50多年的资料进行过统计,统计后发现,早立秋和晚立秋对应立秋之后半个多月温度的相对关系非常不明确。统计结果显示,早立秋以后,有一些年份不仅不“凉飕飕”,还会比往常热一些;而晚立秋,有时候热,有时候凉。从1990年到1999年这10年中,有5年是早立秋,有5年是晚立秋。但在这10年立秋后的10天中,有9年的平均气温都是高于同期的平均气温24.8℃,只有1992年这一年立秋后10天的平均气温是24.0℃,低于同期水平,而这一年又恰恰是晚立秋。
不管怎样,今日影响本市的冷空气还是带来了夏日里难得的舒适。北京市气象台上午发布6日19时至7日6时降水量,全市雨量监测站平均降水量为11.5毫米,城区平均降水量为8.7毫米;最大降水出现在怀柔城南公园,为86.3毫米。上午大部分地区降雨已经停止,雨水冲刷带来洁净空气,今日空气污染指数为2级,比较有利于空气中污染物的扩散和空气净化。同时受到连续降雨影响,气温下降,今天最高气温为29℃,比较适宜户外活动。不过值得提醒的是,降雨过后,山路湿滑,土壤水分饱和度比较高,公众需减少前往山区或浅山区出游,谨防地质灾害。
让人遗憾的是,由于冷空气较弱,未来几天本市的闷热天气仍然较多,需注意防范。从早上北京市气象局发布的未来一周天气形势来看,未来一周白天最高气温在31℃至34℃之间,以多云天气为主,秋日未到,暑气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