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密路三环至五环段居住区密集,全天拥堵的状况十分常见,疏堵计划早已提上日程。日前,首发集团发布《京密路(四环路-机场南线)道路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公示》,而根据此前发布的京密路升级改造计划,主路部分分为三环路到四环路段和四环路到机场南线段两部分,相关负责人表示,京密路升级改造将先从四环路开始,三环到四环段目前暂缓开工。
京密路起点为东直门,终点为市界密云古北口,沿线连接朝阳、顺义、怀柔、密云4 个区,全线长约123公里,是本市东北部重要的放射性国道干线,沿途红绿灯密集,由于京密路基本紧贴机场高速,一旦出现拥堵,车辆马上会改道进入高速路,“一堵俱堵”的现象渐成常态。去年10月,首发集团官方网站对京密路(三环路-机场南线)道路工程进行二次环评公示,按照当时公布的设计方案,新改建工程是从三元桥开始,一路向东北方向延伸至机场南线,终点位于京密路与机场南线的交会处,全长约11.5公里,恰好将最为拥堵的三环到五环一段囊括其中,设计时速达到80公里/小时,道路等级为城市快速路,仅次于旁边的机场高速。
京密路(三环路-机场南线)已经进行了二次环评公示,为何四环路到机场南线段又开始环评?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环评进展的原因,目前京密路升级改造将先从四环路开始,三环到四环段目前暂缓开工。在京密路(四环路-机场南线)的环评公示中,工程设计起点位于四环路与京密路相交位置,路线沿东北方向,经过望京及酒仙桥地区,过五环路后与北小河相交,最终到达机场南线高速公路相交处,全长约为9.5公里,设计行车速度依然为80公里/小时,道路规划等级不变。工程内容还包括道路、桥梁、立交、排水、照明、绿化等工程。
根据2015年的环评公示,改造的京密路主辅路按照两层设计,主路为高架,现在的京密路道路则变成辅路。其中,四环路到机场南线段主路规划是“三上三下”六条机动车道,这相当于整条道路将有12条车道,道路承载能力翻倍提升,同时原有的路面则作为辅路采用三上三下双向六车道布置,外侧为非机动车及人行道。
据了解,京密路“升高提速”工程原计划在2016年动工,2018年完工通车。但在2016年市政府批复的重点工程计划中,并未包括京密路项目,考虑到环评进展等原因,京密路计划在2016年进行前期工作,具体的开工时间则定在了2017年,竣工时间也可能向后推迟。
延崇高速北京段计划年底开工
昨天(8月8日),首发集团发布《延崇高速公路(北京段)工程环境信息第二次公告》,公告显示,作为河北省张家口地区与北京市沟通的一条重要道路,延崇高速公路(北京段)预计今年年底开工建设,平原段计划于2018年底建成通车,山区段计划于2019年底建成通车。
延崇高速公路(北京段)工程位于北京市西北部,为河北省张家口地区与北京市沟通的一条重要道路,也是服务于2019年延庆世园会、2022年北京冬奥会重要赛场的联络线,道路起点位于京藏高速公路营城子互通立交,接兴延高速公路,终点位于张山营镇京冀界,全长约33.7公里,工程投资估算约139.2亿元。
此前,市交通委主任周正宇曾介绍,冬奥会筹备期间,奥运交通将先行。申办书承诺的22个交通项目中,明确提出新建延崇高速,从延庆直接抵达崇礼,全长约80公里,北京占三分之一,张家口有三分之二,两地将共同建设。首发集团分别于2016年6月22日、24日发布了延崇高速公路(兴延高速—G110国道段)工程和延崇高速公路(G110国道-京冀界)工程第一次环境信息公告,此后延崇高速公路(兴延高速—G110国道段)和(G110国道-京冀界)两个工程合并为一项工程开展前期有关工作,项目名称变更为“延崇高速公路(北京段)工程”。
根据昨天发布的二次公告信息,延崇高速公路(北京段)设计采用双向四车道标准,部分路段预留双向六车道条件,设计速度为80公里/小时。工程预计2016年底开工建设,平原段计划于2018年底建成通车,山区段计划于2019年底建成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