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有媒体报道工商银行被虚假材料骗签13亿元电子票据。工行昨晚回应称,相关报道不符合实际情况,工行已对可疑账户采取紧急冻结措施。
报道称,有不法分子利用虚假材料和公章,在工商银行廊坊分行开设了河南一家城商行“焦作中旅银行”的同业账户,以工行电票系统代理接入的方式开出了13亿电票。这些电票开出时,采用了多家企业作为出票人,开票行为工商银行,承兑行为焦作中旅银行。最后这些电票辗转到恒丰银行贴现。恒丰银行发现问题后已经报案。焦作中旅银行表示,这是有人利用假的印鉴和公章,冒用该行名义做的事。恒丰银行则表示,发现问题后已经向上海警方报案,并向监管部门逐级汇报了情况。报道猜测,工商银行廊坊分行在为焦作中旅银行开立同业账户时,未严格进行法人面签,最终导致不法分子利用虚假材料成功开户;而利用虚假材料开户的人士疑为焦作中旅银行的离职员工。
对于此事,工行昨晚回应称,近日廊坊分行在账户监测和检查中发现,焦作中旅银行在工行开立的同业账户存在资金异常变动的情况。工行立即对可疑账户采取紧急冻结措施,并将相关情况通报了票据转贴现买入行;相关报道与事实不符。
今年以来,农业银行、天津银行、中信银行、宁波银行、广发银行都相继卷入票据风险漩涡。业内人士表示,无论电子票据还是纸质票据,人的问题不根本解决,票据的风险漏洞很难堵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