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法晚联合报道(记者 李洪鹏)“百名‘红通’已到案三分之一,追回赃款12.4亿元”“上半年中纪委纠‘四风’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9160起”……近日,中纪委和各地纪委接连发布上半年各项工作总结。今天(8月21日)上午,新疆纪委消息称,其第十二轮巡视第一批次已经全部进驻并公布联系方式,记者注意到,进驻的单位包括自治区党委、国资委等多个政府部门。
最新动态 新疆纪委进驻国资委
中央纪委消息称,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统一部署,近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第十二轮巡视第一批次十一个巡视组,完成对自治区人大机关、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党组、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党委政法委员会(自治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自治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自治区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办公室)党组、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自治区国资委党委、自治区地方税务局党组、自治区新闻出版广电局(版权局)党组、新疆伊犁河流域开发建设管理局党委等10个单位巡视进驻和对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党委开展巡视“回头看”进驻。
巡视和“回头看”期间,巡视组将重点围绕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情况、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自治区党委决策部署贯彻情况、机关党建工作开展情况、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情况、纪检监察机构监督责任落实情况、执行换届纪律情况、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自治区党委十条规定落实情况等七个方面进行监督检查。
缉拿“红通” 追回赃款12.4亿元
据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消息,今年1月至6月,中国共从40多个国家和地区追回外逃人员381人,其中国家工作人员57人,追回赃款12.4亿元;截至7月15日,“百名红通人员”归案15人。
7月13日和15日,“百名红通人员”朱海平、郭廖武先后从美国和澳大利亚回国投案自首。至此,“百名红通人员”已有33人到案,占三分之一。
2016年1月至6月,中国共从40多个国家和地区追回外逃人员381人,其中国家工作人员57人,追回赃款12.4亿元;截至7月15日,今年上半年,“百名红通人员”归案15人。
今年4月,“天网2016”再度撒网,继续由公安部牵头开展“猎狐行动”,最高人民检察院牵头开展职务犯罪国际追逃追赃专项行动,人民银行会同公安部开展打击利用离岸公司和地下钱庄向境外转移赃款专项行动。结合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央组织部、外交部、公安部和中央纪委机关开展出国(境)证照违规问题专项治理行动。
看紧“钱”,加强反洗钱工作,切断非法资金的外流渠道,堵住赃款外流渠道;管好“证”,严格执行党员干部护照管理、出入境审批报备制度;盯住“人”,定期开展“裸官”清理,做好对党员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情况的抽查核实,对重点对象及时采取措施,让企图外逃分子“触网”回头。
“百名红通人员”第39号、辽宁省本溪市劳动和社会保障监察支队案件审理科原科长付耀波,因涉嫌贪污罪于2016年2月在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被捕,他在忏悔书中写道:“外逃的16个月里,我每天都在恐惧、病痛、想家的日子里煎熬着。现在的我万分后悔,后悔自己为什么没有及时投案自首而选择了出逃。我想对仍出逃在外的人们说,海外逃亡的日子是没有出头之日的。”
纠正“四风” 部分公务接待用代号替菜名
中央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日前公布了今年上半年的纠“四风”数据,全国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9160起、处理26900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20159人。日前,地方纪检监察部门也陆续公布今年以来纠“四风”成绩单,通过不断加大执纪监督力度,对顶风违纪的严肃查处,对隐形“四风”问题细查深挖。
高压之下,“四风”的公开表现少了,但改头换面,又出现了一些新动向新表现,呈现出隐形变异趋势。比如:违规公款吃喝转入内部食堂、农家乐;公款旅游假借党团妇联工会活动、出差。
“yan1—40”“yan2—80”,这些符号代表的是啥“菜”?6月12日,湖北南漳县纪委检查组在县粮食局所属国有企业佳丰粮油购销公司检查时发现,其公务接待菜单上常有类似这样的拼音字母和数字组成的特殊“菜名”。
原来,公务接待规定不允许公款购买香烟,为了规避检查,佳丰粮油购销公司在公务接待菜单中,将烟写成拼音“yan”。该公司领导认为,接待来客没有奉烟总觉得面子上过不去,所以做了变通,在菜单上“多加一道菜”。例如:一盒40元的某品牌“硬珍”香烟变通写为“yan1—40”。
经查,2013年以来,该公司在公务接待活动中,公款购买各类品牌香烟1286盒,共计支付资金36480元。近日,该公司党支部书记、经理吴瑞刚被县纪委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