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户时提交的契税证明造假
轻信中介“花言巧语”伪造二手房完税证明,这不仅不能帮助避税,还将触犯法律。记者从海淀区地税局获悉,针对一起伪造二手房交易契税凭证,海淀开出首例二手房税款追征,公安机关也对涉及中介人员进行了立案查处。
据介绍,日前,海淀区地税局第二税务所在进行契税申报核实时,发现在一单二手房交易中,买房人在未缴纳契税的情况下办理了房屋产权过户手续。随后,海淀地税局通过与产权登记机关、银行等部门核实,发现买房人为了逃避交易税款,在房屋过户时提交的是一份虚假的《契税专用缴款书》,涉及契税金额9.74万元。
“为此,我们第一时间将该纳税人与受托中介人员涉嫌伪造契税完税凭证的行为通报公安机关,公安机关经核实后,对涉及中介人员进行立案查处。同时,海淀地税局依法追征纳税人未缴税款9.74万元。”海淀区地税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伪造二手房完税证明,这在北京二手房交易市场并不新鲜。一位了解内情的人士告诉记者,2013年北京刚执行新“国五条”,严格对二手房交易实行按差额20%征收个人所得税时,代为开具伪造的二手房完税证明,一度成为个别中介机构或经纪人向买房人兜售的“增值服务”。
“经纪人的‘忽悠’之词是,有了伪造的完税证明,买房人就可以直接去办理过户。”该人士表示,“伪造证明后省下的税费额,其中的一部分要作为服务费支付给经纪人,通常是五成上下。”
伪造的完税证明,真的能万事大吉?答案并非如此。海淀区地税局的上述负责人告诉记者,从9月起,北京开始执行《税收征收保障办法》,明确提出税务部门与公安、国土等部门的涉税信息共享,存量房交易就是其中一项。“现在,每个月,我们都会同国土部门的数据对照,进行纳税申报核实,主动出击,及时发现此类违法问题,联合公安机关严厉打击伪造涉税票据等不法行为。”
记者了解到,按照《税收征收管理法》的规定,根据金额不同,税务机关可在三年或五年内要求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补缴税款。税务部门也提醒广大纳税人,在买卖二手房时,不要被不法中介的各种“省钱妙招”蒙蔽双眼,轻信中介所谓“避税”的说法。(记者赵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