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本市年内将新增千张产科床位 同时增加助产人员800名 特需病房调整为普通病房
建档难、生娃难……全面二孩时代启动,猴宝宝医院扎堆儿。北京市卫计委昨天表示,今年年内,本市将新增产科床位1000多张,助产人员800名,以满足全面放开二孩后妇女分娩需求。
特需病房改普通病房增床位
据介绍,从去年12月开始,北京每月孕妇建册人数达到3万人左右,较此前月均增加约1万人。预测今年本市将迎来30万至36万名新生儿。但北京助产机构现有床位只有4907张,即使满负荷运转,每月可接诊孕产妇也只有2.5万人。北京市卫计委表示,今年本市将通过多渠道增加产科床位,预计年内将新增1000多张床位和800名助产人员,根据测算,可以多承载6万分娩量。各公立助产机构将具有增床空间的特需病房统一调整为普通病房,同时还将动态调整不同科室的病房。此外,市卫计委也鼓励相关的医疗机构通过合作租赁、购买等方式扩增服务资源。
按照市卫计委的要求,三级医院产科建档指标中,80%以上要分配给高危孕妇。对于那些去基层医疗机构建档的产妇,市卫计委表示,孕妇孕早期在基层医院建档后,如果之后出现妊娠并发症等高危因素,可以通过危重孕产妇转诊绿色通道转诊到上级医疗机构。本市现在共有13家市级危重孕产妇抢救指定医院和10家危重孕产妇会诊指定医院,能够满足孕产妇的生理、心理、传染性疾病阻断等多学科会诊需求。
今年唤醒超2000颗冷冻胚胎
在北京妇产医院生殖医学科,冷冻着10万多颗试管婴儿的胚胎。2014年和2015年,解冻的胚胎数量大约2000多颗左右;全面二孩时代来临后,那些可以养两个娃的爸爸妈妈想起了还在冷冻的胚胎:今年截至8月底,解冻胚胎数量就已超过了2000颗,比2015年同期增加50%。冷冻胚胎是利用特殊的冷冻技术将已受精之胚胎,保存在液态氮桶中。有些胚胎甚至10多年都无人问津,拖欠了多年的“保管费”。最近,有对拖欠了11年保管费的夫妻找到了医院,补交了保管费,唤醒胚胎后成功移植。
高危妊娠比例今年将达60%
全国妇幼健康研究会昨天成立了生育调控学专委会。专委会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教授刘欣燕说,生育调控是帮助想怀孕的家庭顺利怀孕,并实现优生优育,帮助不想怀孕的家庭实现良好避孕。“从计划生育到生育调控,反映了观念的巨大转变。”以避孕为例,计划生育政策下的独生子女时代,已经生育孩子的家庭,避孕要求是安全和长效;但是在生育调控的二胎时代,避孕要考虑家庭潜在的生育需求,避孕措施要安全、无创和可逆。
很多有生育二胎计划的家庭,因为年龄偏大等原因,发生不孕不育、妊娠并发症及出生缺陷的几率均高于一般人群,导致高危妊娠的比例不断升高。专家透露,北京市2014年高危妊娠的比例是48.1%,2015年上升到53.1%,预计2016年将达60%,创历史新高。此外,高龄、剖宫产等导致的子宫瘢痕、宫腔操作次数变多等对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目标提出挑战。考虑到剖宫产后再次怀孕有可能出现瘢痕妊娠的可能,越来越多的产妇愿意选择顺产。B超是诊断剖宫产瘢痕妊娠的金标准。一旦确诊,一般治疗原则是早孕期及时终止妊娠、尽量保留生育能力、杜绝严重并发症。对于剖宫产后再妊娠的妇女,怀孕前和怀孕后都应开展B超监测,生产时到底“再剖”还是顺产需再次监测瘢痕厚度后综合评估选择最佳方案。
本报记者 贾晓宏
相关
帮老助残 免费厕纸 扩增产床
市医管局推出多项便民举措
本报讯(记者贾晓宏)帮老助残、免费厕纸、扩增产床……北京市医管局近期出台了多项重磅便民举措。这些措施落地情况如何?市医管局近期组织对22家市属医院进行全覆盖、交互式检查。记者了解到,目前北京所有市属医院均已实现卫生纸免费供应,今后到市属医院就诊不会再遭遇紧急如厕找不到卫生纸的尴尬。
市医管局同时要求医院卫生间进行设施设备配备,其中包括配备洗手液容器、儿科诊区配备儿童专用厕位等。为此,市属医院将加大设施改造投入,初步测算,仅配备厕纸一项,在不出现人为浪费的情况下,22家市属医院每年将增加支出1200万元。帮老助残、产床扩增也是此次便民举措落实情况检查的重点。目前市属医院中,世纪坛医院、天坛医院、友谊医院、同仁医院(亦庄院区)、佑安医院、积水潭医院、妇产医院(东、西院区)、口腔医院、首儿所、中医医院、宣武医院、朝阳医院(东、西院区)等12家市属医院的14个院区已经增加了“京医通”手机微信、现场自助机等挂号方式。这些医院同时推出增设专门综合服务窗口、设置专用自助机具、完善自助机现场人工服务、设置手机预约服务站、开通社区预约转诊等“帮老助残六项举措”,做到“不因为挂号方式的改变,让任何一位老百姓不会挂号。”
针对“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来临的生育高峰,市医管局组织北京朝阳医院等12家市属助产机构的14个院区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助产能力。预计到年底前,市属助产机构将增加340张左右产科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