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办法》正式实施还有21天。昨天上午,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第三次召开网络订餐平台问题线索通报会。据介绍,截至9月7日,美团、饿了么、百度外卖三大平台北京地区店铺信息公示率已近9成,两周内下线商户8千余家。不过,部分此前已通报的出现许可证过期、超范围经营凉菜,以及未公示证照信息等问题的店铺,仍未下线或整改。
根据市食药监局网监中心数据,截至9月7日,在美团、饿了么、百度外卖三大网络订餐平台共监测到店铺43526家,较两周前平台店铺总数下降8千余户。由于三大平台批量下线无许可证店铺,许可证公示率已由两周前的86.5%上升到89.9%,接近9成。
8月份,市食药监局12331投诉举报中心共接到消费者对三大平台的投诉举报159件,日均投诉约5件。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店铺线下经营被取缔后,线上销售仍“如火如荼”。
市食药监局互联网监测中心负责人赵鑫指出,消费者的投诉举报真实地反映了当前网络订餐平台存在的问题,这说明三大平台对资质审查依然疏于把关。根据《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办法》,在10月1日前,平台必须在显著位置公示消费者投诉举报制度以及投诉举报渠道。
8月26日市食药监局曾向美团、百度外卖两大平台通报了40条问题线索,然而,在后期监测中发现,部分已通报的许可证过期、超范围经营凉菜,以及未公示证照信息等问题店铺仍未下线或整改。此外,仍有部分许可证信息涉嫌虚假。
市食药监局市场监管处处长李江强调,持过期的许可证经营在法律上等同于无证经营,但三大平台仍屡次出现所属店铺持过期许可证经营的现象。据监测,美团上的黄焖鸡米饭、汉中凉皮(肉夹馍),饿了么上的晋味轩家常菜、一品香砂锅土豆粉,百度外卖上的忠田快餐(南大街店)、1977韩国美食,以上店铺公示的许可证均已到期,平台仍然允许其继续经营。
市食药监局在监测中同时发现,一些小超市、食杂店借助三大平台,在不具备餐饮加工制作环境、设施、人员健康等条件的基础上,从事餐饮加工制作和销售行为,存在极大的食品安全风险。
李江表示,近期将对网络订餐平台被查处的情况集中进行梳理,移交市工商部门,纳入全市55个部门联网的北京市企业信用体系。屡次违法情节严重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将会被实行部门间联网的黑名单锁定,企业的经营行为以及有关责任人的企业任职行为将会受到限制。
“本周四下午我们通知平台参加第三次问题线索通报会,三大平台立即连夜开展了大规模的不合规店铺下线行动,周五早上看,个别平台的亮证公示率又有了明显提高,这说明三大平台对其线上存在的问题是清楚掌握的,也完全有能力履行好法律规定的审查公示义务。”赵鑫表示,针对三大平台4千余户尚未公示许可证的店铺,市食药监局责令平台严格履行审查、公示义务,对于违反食品安全法有关规定的将从重处罚。
此外,不少消费者投诉举报个别打着“家厨”、“私厨”名义提供网络订餐服务的平台。对此,市食药监局市场监管处处长李江表示,食品安全法第62条明确规定,网络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应当对入网经营者实名登记,明确食品安全管理责任,应当取得许可证的,还应当审查其许可证。餐饮加工制作行为不能因为冠以家庭或私人名义就游离在法律监管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