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法晚联合报道(记者 赵颖彦) “万里长城,慕田峪独秀”,20日一早,一群特殊的游客来到慕田峪长城的脚下,这群10岁的孩子,不仅是来欣赏秋天慕田峪的美景,更是来上一堂特殊的长城公开课。20日是《长城保护条例》颁布十周年的日子,国家文物局启动了长城沿线15省的文化遗产公开课系列活动。慕田峪作为公开课第一站迎来北京小学四年级学生,这一天的活动则包括步量长城、公开课、主题游戏和小卫士建言等。
慕田峪被称为危岭雄关,山势非常险峻,小朋友们的“步量长城”就显得格外吃力,台阶又密又陡,小朋友个个汗流浃背。小朋友们一路走一路问,这么大的石头是怎么运上来的?这个小房子是做什么用的?要是敌人攻上来怎么办?随队专家一一讲解。
登上敌楼的二层,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顾玉才就在这里给大家上了一堂实景公开课,他讲解了慕田峪的来龙去脉,以及游客的不文明行为给长城带来的伤害。在这节课上,小朋友了解到,长城可不是一道孤零零的墙,而是一套复杂的预警和防御系统,也了解到,长城不仅仅是军事要塞,还有海关邮驿、互市贸易、民族融合等多元功能。
课后,小朋友还分组讨论了小卫士建言,希望能为饱经沧桑的长城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有的小朋友建议小手拉大手,用自己的言行约束身边的大人;有的小朋友建议加大处罚的力度;更多的小朋友希望自己成为长城保护的志愿者。
据记者了解,随着长城公开课在15省的落地,公开课系列活动将有超过500个孩子直接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