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本市水体全部"还清" 今年已开工治理65条

2016-09-27 15:04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2018年本市水体全部“还清”

千龙-法晚联合报道(记者 陈斯)全市有141条段黑臭水体,计划今年治理69条段,截至目前65条已开工。其中,大兴区北小龙河、老凤河已完成截污和清淤工程;通州区中坝河、凉水河等已完成清淤工作。 

今天(27日)上午,“十三五”时期北京市水生态环境保护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水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潘安君介绍,到2020年,本市将率先全面建成节水型社会,城乡水环境明显改善,供水、排水、防洪排涝等水务基础设施更加完善,运行服务保障能力显著提高。全市用水总量不超过43亿方,再生水利用量达到12亿方;全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消除全市黑臭水体,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77%;万元GDP水耗和万元工业增加值水耗下降15%以上。

全市污水处理能力增长七成

据了解,本市探索利用经济手段推动生态环境建设,建立了水环境区域补偿机制,加快形成上下游配合、各区间协同的污水治理的局面。2015年度全市各区应缴纳水环境区域补偿金总额为13.6亿元,2016年前8月全市应缴纳水环境区域补偿金总额为8.6亿元。

对于断面补偿金,上游区政府缴纳的断面考核补偿金全部分配给下游区政府,下游区政府获得的断面考核补偿金应用于本区水源地保护和水环境治理项目,以及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相关监测设施的建设与运行维护等工作。

市环保局水环境管理处处长韩永岐介绍, 根据去年核算,2015年补偿金交的比较多的是丰台、朝阳和顺义。2015年的资金财政已经按照市里的财政结算实施细则拨付到各个区的财政局,目前了解到各个区的水务和环保已经开始使用这部分资金,用于污水处理、农村水环境整治等。

截至目前,第一个治污三年行动方案已基本完成,全市大中型污水处理厂从2012年底的41座增加到67座,共完成新建改造污水管线1384公里,再生水管线476公里。全市污水处理能力达到672万立方米/日,能力大幅提升,增长70%,污水处理率由2012年的83%提高到90%,全市污泥无害化处理能力新增3995吨/日。

成立专项督查组治理水环境 制定清单解决难题  

为了加强对水环境治理重点任务的督促检查,市政府成立了水环境治理专项督查组,重点对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新建再生水厂、污水收集管线、再生水管线、城乡结合部地区及农村地区污水治理、黑臭水体治理、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中小河道治理及“河长制”落实情况等九方面进行重点督查。

督查过程中,本市制定了“水环境治理重点督查任务清单”,并且跟踪督查,针对项目规划选址、行政审批、资金筹措、征地拆迁、工程建设等关键环节,及时督办、协调、调度,有效推动重点难点问题解决等。

全市141条段黑臭水体  计划今年治理半数

去年8月以来,本市组织了专业评估检测机构全面摸查了辖区范围内505条河道水质情况,筛查确定了我市共存有黑臭水体141条段,总长度约665公里。其中建成区黑臭水体57条段,长度约248公里;非建成区黑臭水体84条段,长度约417公里。

本市确定以“截污控源、内源治理、生态修复”作为黑臭水体的主要治理措施,修建截污管线、清淤,利用微生物、水生植物去除水体污染物,加大再生水利用,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引入清水以及加强河岸整治、垃圾清理等。

2016年,计划完成69条段、294公里的黑臭水体治理任务,截至目前,全市共有65条段黑臭水体治理项目已经开工,其中,建成区42条段、非建成区23条段。大兴区北小龙河、老凤河已完成截污和清淤工程;房山区吴店河,昌平区东小口沟完成截污工程;通州区中坝河、凉水河,大兴区葆李沟、新凤河、大龙河,房山区东沙河,海淀区南沙河,顺义区蔡家河已完成清淤工作。 

按照目前的进展情况,各区计划在2017年底之前消除建成区黑臭水体问题。在2018年之前消除全市的黑臭水体。

全市地表水储存量22.1亿方  地下水回升0.62米

潘安君介绍,今年1-8月,全市平均降水量518毫米,比多年平均同期多3%。截至昨天,全市地表水的储存量22.1亿立方米,同比增加7.49亿立方米。全市地下水回升0.62米,地下水存量多了3个亿。

南水北调方面,截至2016年8月底,江水进京水量达15.97亿立方米。截止到昨天,是16.8亿立方米。这些水按照“喝、存、补”进行优化配置,首先用于城镇生活。截至8月底,各自来水厂喝掉10.8亿立方米,占南水北调总量的68%;第二是优化补充到地表水源地,重点是密云水库、怀柔水库、十三陵水库,存下2.1亿立方米。此外,密云水库调蓄工程反向输水,向密怀顺水源地及海淀山区回补地下水1.0亿立方米。

责任编辑:李红英(QN001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