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和发展“十三五”规划发布

2016-09-28 03:10 北京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教育改革和发展“十三五”规划发布

27日,《北京市“十三五”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16-2020年)》正式发布。“十三五”时期,本市将实施扩大幼儿园学位,实施新中考、新高考,支持在京高校向郊区、京外转移疏解,压缩市属高校、中职院校京外招生规模等措施,2020年,全市将实现教育现代化。

“以租代建”增幼儿园学位

“十三五”期间,本市将通过新建改扩建、以租代建等方式建设一批公办幼儿园或普惠性民办园,不断提升幼儿园办园条件,构建以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园为主体、公办民办并举的学前教育服务网络。

在入园压力大、土地资源紧张的中心城区及城乡结合部地区,建设一批学前教育社区办园点,努力满足常住适龄儿童入园需求。

此外,还将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投入、社会举办者投入和家庭合理分担成本的学前教育运行保障机制,继续加大对公办园运行保障的投入力度,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多形式办园,农村地区实施以财政为主的投入方式。

中高考考生将可“选考”

2020年,本市将基本建立符合首都实际的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

本市义务教育阶段将坚持免试就近入学,积极推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优质高中招生名额统筹分配办法将不断完善,实现每所初中校学生升入优质高中的机会基本均等。中考招生政策加大向高中资源比较短缺的区域和一般初中倾斜力度。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完善综合素质评价办法,探索普通高等院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改革高考考试内容与形式,扩大本科农村专项招生计划,稳步调整高考录取批次,减少和规范招生加分项目。加快推进高职分类考试,逐步提高分类录取比例,探索职业院校招收初中毕业生改革试验等。

2018年,本市将实施新中考,文化课考试科目由5门变9门,除语文、数学、外语必考外,考生还可从历史、地理、思想品德、物理、生物、化学科目中选考三门。2020年实施新高考,高考不再分文理,考试科目从“3+X”变成“3+3”,三门统考,三门选考。明年高招起,三本批次并入本科二批。

目前,本市正制定完善全市初中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高等职业教育分类考试、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来京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京接受义务教育后升学等方面的具体实施办法和年度工作方案。

市属高校压缩京外招生规模

“十三五”期间,本市不再扩大高等教育办学规模,不再新设立或新升格普通高等学校,高等教育学校不再新增占地面积。城六区高等教育不再校内扩建。不再扩大普通高等学校成人教育、网络教育、自考助学的面授教育规模。支持在京中央高校和市属高校通过整体搬迁、办分校、联合办学等多种方式向郊区或河北、天津转移疏解;推进良乡、沙河高教园区建设,支持入驻高校本科生基本教学功能和部分实验室迁入;老校区向研究生培养基地、研发创新基地和重要智库转型。本市还将压缩市属高校京外招生人数,普通高校不再新增招收京外生源的成人教育机构和办学功能。

按照规划,本市将不再扩大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办学规模。有序推动职业教育学校发展重心向河北转移,鼓励中等职业学校在河北独立或合作发展。同时,本市压缩中等职业学校京外招生人数。

巩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就近入学,化解向中心城区流动的压力。严格规范义务教育阶段非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入学工作,坚持“五证”审核。支持民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远郊区办学,接收非本市户籍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

提高乡村教师待遇

按现在的编制标准,2019年本市中小学教师缺口将达到2.8万人。远郊区教师存在缺编人数多、结构性缺编、队伍不稳定等问题。

为改善这种状况,“十三五”期间,本市将实施中小学干部、教师培训计划,突出市级高端培训和乡村教师培训。实施“首都名师、名校长(园长)、教育家培养计划”“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发展计划”“学科教研组长培训计划”“培训者培训计划”和“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各级政府将建立提高教师地位和待遇的保障机制。一方面完善教师绩效工资,探索按岗位、任务、业绩确定报酬的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调整绩效工资结构,提高绩效工资的激励作用。另一方面完善乡村教师工资、职务聘任等倾斜政策和津贴补贴制度,提高乡村教师的待遇和社会地位,帮助乡村教师解决工作和生活困难。

责任编辑:李楠楠(QN000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