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修复生态 经营了20多年的灵山黄金周关门谢客

2016-10-06 08:04 北京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本报记者 王海燕 通讯员 贾彦颖

村口新建的公共停车场空空荡荡,村里大大小小的民宿都挂着歇业的牌子。十一黄金周,记者来到门头沟洪水口村,发现这个距离灵山主峰只有12公里的民俗村竟然冷清得出奇,进村游客寥寥无几。

“往年这时候,村里到处都是人。游客来了,挨家挨户打听还有没有空的客房。今年灵山景区歇业了,游客一下子见少了。”在村里开了六七年农家乐的民俗户于丽华告诉记者。

在洪水口村,灵山是最亮眼的一块民俗旅游招牌。这座北京地区最高的山峰,一直以山峰气势威武、花草种类繁多、高山草甸宽阔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著称,自打上世纪90年代起就已经是京西著名景区,年接待游客曾高达30余万人次,极大带动了周边民俗旅游的发展。

但由于气候变化和过度的旅游开发,灵山地区特有的亚高山草甸植被资源这几年逐渐退化。昔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甸美景在灵山消失不见,海拔1800米以上的山峰出现了沟壑纵横、岩石裸露的荒凉景象。

为恢复灵山生态,今年4月份门头沟区政府将已经营20多年的灵山风景区关停,同时启动了一系列生态修复工程。

景区关停,周围民俗村的客源立马少了一大半。眼看游客越来越稀少的于丽华却双手赞成区里的决定。“倒退10年前,谁来灵山都夸灵山美。可这几年,游客都跟我们抱怨,说灵山上的草地越来越秃,没什么可看的了。游客都不想来了,那我们的买卖也做到头了。”

和民俗村一样变得冷清的,还有灵山景区周边曾经红火的饭店和旅游商店。记者在12公里外的灵山风景区管理处看到,大大小小的店面都大门紧闭。上山索道空空荡荡,曾经繁忙的缆车早就停止运营。

海拔2000米的山上,大部分亚高山草甸因为天气变冷,已经开始枯萎泛黄。但可以明显观察到,一部分区域的草甸要比周围密集,并且草的高度也很可观,有的已没过人的膝盖。“这是2014年在灵山建设的亚高山草甸生态修复示范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经过两年精心保育,示范区内种植的草、灌木,以及适合高山气候的乔木80%以上都成活了,示范区植被覆盖率从之前的10%增加到了70%,水土流失治理度达到了98.1%,沟蚀治理率达到91.7%。

与此同时,草木补植、小流域治理等生态项目,也在灵山地区有序推进。通过一系列工程措施,目前,灵山亚高山草甸水土流失状况已得到一定程度遏制,植被盖度、植物多度及生物多样性等生态指标在提升,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等生态服务功能不断加强。下一步,门头沟区将根据该示范区的建设成果,全面开展灵山地区生态修复工作。

责任编辑:冯强(QN001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