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法晚联合报道(记者 张丽) 今年1到7月,中关村示范区企业实现总收入超过两万亿,同比增长16.0%。同时,中关村一直瞄准世界科技创新前沿趋势进行超前布局,已经在人工智能、原创新材料、生物科技等领域涌现了一系列重大创新成果。
作为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的主要策源地,中关村始终瞄准世界科技创新前沿趋势进行超前布局,目前已经在人工智能、原创新材料、生物科技等领域涌现了一系列重大创新成果,累计创制国际标准184项,在部分技术领域实现从“跟跑者”到“领跑者”的角色转变。
“科技研发投入增速高出总收入增速,已经是中关村示范区过去几年来的一个常态。”中关村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了抢占前沿科技创新制高点,中关村还进行创新探索新方式,扶持前沿项目。今年6月,中关村示范区首次推出的“中关村前沿项目路演”系列专场,通过公开路演现场打分而选拔项目,推动重大创新成果在服务经济发展中实现自我完善和价值提升。
人工智能显 “中国速度”
在中关村,人工智能公司有很多。他们在计算机视觉、机器深度学习、智能电动车、智能机器人等领域深耕,涌现了许多新技术和新成果。
由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两位研究员陈云霁、陈天石领衔成立的成果转化公司“北京中科寒武纪科技”,研发出世界上第一款模拟人类神经元和突触进行深度学习的芯片“寒武纪”。明年正式进入市场后,或能开启人工智能的新纪元。
百度公司2013年正式启动“百度大脑”计划,作为最早布局人工智能的技术公司之一,百度大脑已建成超大规模的神经网络,能模拟人脑的工作机制。主打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的商汤科技开发了名为DeepID的深度学习模型,在国际权威的LFW人脸数据库测试中获得了99.15%的识别率,超过Facebook和Google。这是全世界首次实现人脸识别算法超越人眼识别准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