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余年首次完成主体大修 故宫大高玄殿宝匣"加盔"归安

2016-11-09 03:11 北京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大高玄殿宝匣“加盔”归安

故宫博物院斜对门儿,被绿色纱网和脚手架层层包裹的大高玄殿主殿8日宝匣归安,随着扣脊瓦严丝合缝地安置到脊筒子上,这座恢宏的古建筑完成了60余年来的首次主体大修。很快,这里将进行“内装修”。1年后,这座从未对外开放的古建筑群将开放展厅、数字影院和露天文化广场。

与以往大修只是拆旧换新不同,此次大高玄殿修缮新增了“探秘”环节,故宫通过各种科技手段,寻回了这座明代大殿从出生至今的全部记忆,并留档备份。一批被历史尘埃掩盖的真相将重现天日。

揭秘1

宝匣内有何物至今未知

宝匣归安到龙门,算古建筑术语。解释一下,屋脊从两端开始施工,最后在中间接合,称为合龙门。宝匣是被安放在龙门内的“镇物”。按老传统,安放宝匣时要举行相应仪式,反映出古人趋利避害的一种心理。

紫禁城里,主要建筑都有宝匣,不过材质和盛放的内容千差万别。故宫专家吴伟说:“宝匣大多为铜、锡或木质,一般里面会盛放经卷,金钱,金、银、铜、铁、锡五种元宝,五色宝石,五色缎,五色丝线,五香,五药和五谷等。”不过也有略显寒酸的,比如宝蕴楼修建时恰逢北洋政府时期,宝匣里仅放了几块白铁片,很可能是工匠在修缮时就地取材放入的。

此次归安的宝匣里有什么,谁都不知道。因为此次发现的宝匣分两层,外层是楠木盒,有损,已补好;内层是密闭铜合金匣。“用X光照都无法穿透,但拿起来有声响,里面肯定有东西。因为匣子保存完好,所以没有破坏它,还是原样放了回去。”一位专家介绍,“从内匣表面精美的龙纹彩绘判断,其为明代遗存。”

此次宝匣归安前,故宫人特意又添了一层铅盒,相当于增加了防腐盔甲。

延伸:宝匣将陆续归位

由于历史原因,故宫古建修缮过程中曾取出过部分宝匣并未放回,比如正在东华门展示的宝匣出处是皇极殿。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说:“未来,这些宝匣都将陆续回归原位,比如随着乾隆花园大修,皇极殿宝匣就有可能归位。”

揭秘2

20多科研机构读取大殿400多年记忆

大高玄殿经历坎坷,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一年,5年后经历火灾,万历二十八年重修,成为中国惟一的明清两代皇家御用道观。雍正乾隆都曾在此祈雨。后来,大高玄殿被长期占用,直到2010年重归故宫。当时,荒草遍地,违建扎堆儿。

单霁翔说:“这次大修不是简单修补,是将建筑考古的研究方法运用到修缮保护中,希望找回大殿474岁全部记忆。”

举个例子,清乾隆和明嘉靖修大殿有没有不一样?这些信息都藏在大殿不同时期的修缮和改动过程中,层层叠加。故宫要在修缮过程中抽丝剥茧,以获取不同时期营建、修缮所留下来的历史信息和做法工艺。考古人员还首次走上屋顶布置探沟、进行考古勘探。

“对易被频繁修缮的木基层、瓦件等也分别作了分析。”单霁翔说,现场还发现了木工遗留的营造尺等。还有更有趣儿的发现。比如,大胆的匠人居然把特定用于陵墓的“万年吉地”款识瓦件,装在了大殿上;有些瓦背里藏着“刘彩”等签名。

故宫还联合了20多家科研机构、院校,现场记录影像照片约6万张,测绘图纸1400余张,环境数据监测270余天,各种文物样品取样1800余袋,拓片200多张,利用三维激光扫描等数字化技术手段完整获取了大殿原状、残损及变形数据信息。

延伸:4万字“活记忆”成稿

大修过程中故宫还对参与修缮的匠人进行了口述史的整理和记录,已形成4万余字的调研稿。这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揭秘3

所有装饰可逆不影响重读历史信息

昨日,大殿里工作人员正沿着墙角铺装方砖。“所有装饰都是可逆的,不会影响后人重读历史信息。整个过程大约持续1年。”单霁翔说。

同步开展的,还有大高玄殿基础资料整理和地下考古规划。“东、西值房遗址的考古已经完成,下一步是跟着工程进度对院落地面、原有建筑和重要地层位置进行重点考古勘察、钻探和发掘。”单霁翔说,这会为后期的修缮、保护、复建规划提供考古资料依据,揭秘大殿前世。

大约明年底,这里将陆续开放。届时,大高玄殿古建筑群将整合故宫学院、故宫培训学校教育资源,形成故宫品牌教育培训基地。数字馆也将迁入。同时,小规模文物展览也会在这里举行。

延伸:大高玄殿有望开夜场

由于大高玄殿区域位于紫禁城之外,可以不受闭馆时间限制。故宫考虑在此进行一些夜场开放,吸引更多人了解传统文化。

责任编辑:岳崎(QN001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