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被强执 聚集百人围堵法院

2016-11-15 02:09 北京青年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物业被强执 聚集百人围堵法院

昨天上午,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通报了全市法院开展年底执行会战的最新情况,11月7日至13日,北京法院新收执行案件3547件,执行结案3203件,执行到位金额约8.79亿元。在11月7日西城法院执行的一起案件中,被执行人曾组织130余名员工围堵法院办公区,严重冲击办公秩序,后西城法院对9名带头人员采取拘留措施。

物业公司被判撤离小区

“从我们小区进门口路面都是窟窿,11号楼大堂的大理石交房半年就掉了,到现在也没修好。”“我们现在请朋友到家都不好意思,很多人都说,这房子是要拆吗?”“以掐水断电堵锁眼的方式胁迫业主缴纳物业费。”因物业公司管理、服务不到位,位于北京西城区的荣丰嘉园小区业主委员会2014年底将物业公司诉至法院,要求法院判令非常空间公司撤离荣丰嘉园物业管理现场并将小区竣工验收资料、物业设施资料及物业管理所需其他资料全部移交给业委会。

西城法院一审、北京市第二中级法院终审判决均支持了业委会诉求。法院判令非常空间公司向荣丰嘉园业委会移交该小区17栋住宅楼、1栋会所全部物业管理区域及上述区域内现由该公司占有、管理、使用的物业服务用房和设施,停止对小区的物业管理活动,撤出小区物业管理区域,非常空间物业公司将相关竣工验收资料、物业设施设备技术资料、物业质量保修和物业使用说明文件、物业管理所必需的其他资料移交给小区业主委员会。

根据判决,非常空间公司应于2016年5月21日前撤出荣丰嘉园小区并移交相关设施、资料。但非常空间公司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2016年6月2日,荣丰嘉园业委会向西城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受案法院

启动强执措施

在此期间,非常空间物业公司还另案起诉了业委会,要求支付维修基金,并申请对物业设施进行保全,但被法院驳回。该公司认为,如果法院继续执行物业交接,会使公司拿不回前期垫付的维修费用,导致现已拖欠的工资无法发放。该公司因此聚集百余名员工围堵了法院。

西城法院副院长杨平胜表示,因原物业公司管理、服务不到位,荣丰嘉园小区一直是西城区重点关注的治理对象。考虑到因非常空间公司迟迟不撤离,导致业委会选定的新的物业公司无法进驻,已经影响到小区5000多户家庭,近3万余人的保洁、供暖、水电供应、电梯使用、消防安全等基本需求,西城法院将该案列为一起重大民生案件。

随后,西城法院执行法官组织双方当事人谈话,并向被执行人非常空间公司送达执行通知和风险提示,责令其于6月24日前履行义务。6月28日,因非常空间公司未按期履行,执行法官前往荣丰嘉园小区进行勘查,初步摸清了现场状况及强制执行风险点。后因非常空间公司负责人以各种理由拒不到庭,承办法官11月3日制定了执行预案,启动强制执行措施。

11月7日上午,非常空间公司聚集了百余名员工围堵西城法院第一办公区,为首的9人被司法拘留。据杨平胜介绍,该公司向员工表示,如果法院继续执行“物业交接”,会使公司拿不回前期垫付的维修费用,导致现已拖欠的工资无法发放。

经依法处理,西城法院对9名带头人员采取拘留措施,并成功劝离其他聚集人员。为避免劝离人员自行脱岗导致小区失控,影响居民生活,当日下午,西城法院立即启动强制执行程序,于18时许,会同相关部门依法对17栋住宅楼、1栋会所的管理区域,以及每座大楼的电梯、消防、中控、水电等设施进行交接。当晚12时许,全部物业交接工作顺利完成,小区内5000多户家庭,近3万余人的保洁、供暖、水电供应、电梯使用、消防安全等需求得以保障。

超三成案件

查找不到可供执行财产

记者获悉,自北京法院11月初开展“年底六十天执行会战”以来,上一周新收执行案件3547件,执行结案3203件,执行到位金额约8.79亿元,共计发放执行案款约3.74亿元。通过执行查控系统,向相关执行联动单位发出财产统查申请68004条,收到财产反馈信息94382条。

另据北京高院执行局局长杨越介绍,通过执行查控系统,北京法院向相关执行联动单位发出财产统查申请68004条,公布了1679条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被执行人履行义务后屏蔽了310条。

北青报记者从多家法院了解到,目前,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规定,执行通知书、报告财产令送达三日后,被执行人仍不依照法律文书履行义务的,即可采取列入失信名单、限制高消费、限制出境、限制被执行单位法定代表人等强制措施。行动开展以来,该院已依法采取类似强制措施150余次;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通过引入第三方机制,成功执结一起执行标的近4亿元的案件。顺义区人民法院一夜之内先后奔赴5个地方,对5名拒不履行生效判决的“老赖”实施强制执行,最终司法拘留1人,扣押车辆1部;密云区人民法院远赴深圳调查核实被执行人财产线索,顺利执结一起涉及13名农民工索要劳动报酬的案件;海淀区人民法院组织警力对两处热力站进行了强制腾退,为急需采暖的小区群众送去了司法的温暖。

据安凤德介绍,当前约有超过30%的案件查找不到可供执行的财产,在得不到执行的案件中,找不到被执行人的案件约占1/3。“今年年底两个月执行案件的质效如何,直接关系到北京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目标的实现程度”。

相关

最高法一天发3文剑指执行难

长期存在的执行难问题损害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影响司法公信力。2016年3月的全国两会上,最高法院院长周强承诺“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最高法近日一天之内连续发布三条规定,剑指执行难。

11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格规范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规定(试行)》发布,最高法执行局局长孟祥表示,规定对财产报告事项、穷尽财产调查措施等设置了近乎苛刻的细化标准,包括要对虚假报告、逾期报告予以惩戒,对被执行人的存款、车辆及其他交通运输工具、不动产、有价证券等财产情况进行全方位查询,对申请执行人的财产线索予以核实,进一步统一执法尺度,充分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当天,《关于人民法院办理财产保全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发布,充分发挥保全制度的作用,以保全促和解、以保全促执行,从源头上缓解执行难。

8日,最高法还发布了《关于民事执行中变更、追加当事人若干问题的规定》,明确了申请执行人的变更追加情形。其中规定,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权利,因公民死亡、法人或其他组织合并分立等发生概括继受,或者因债权转让、离婚分割等发生特定继受时,权利承受人可以申请变更追加自己为申请执行人,以充分保护申请执行人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责任编辑:岳崎(QN0012)

猜你喜欢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