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民警中的上合翻译官 翻译体现北京警察特色

2016-11-29 06:34 北京青年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揭秘民警中的上合翻译官

11月28日召开的上海合作组织首都警务执法合作会议上,中方硬朗帅气的翻译官让全场惊艳。他们可不是普通的外语翻译,而是为了此次会议,特意从数万名首都警察中选拔出来的民警翻译。不是专业翻译出身的他们,在会前克服时差,加班加点,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比起各大会议上美丽干练的美女翻译们毫不逊色。

翻译要有北京警察特色

11月28日上午,上海合作组织首都警务执法合作会议在北京会议中心开幕。来自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观察员国共11个国家的首都警务部门代表团,以及上海合作组织秘书处、地区反恐怖机构代表参加活动。会议上,身着警服的翻译官颇为亮眼,他们的英文实力不逊专业翻译,形象上身着警服硬朗、干练。

他们都是真警察,作为活动的主办方,北京市公安局从数万名首都警察中选拔出了17名翻译人员,负责各代表团在京期间的协调、接待工作,同时负责发言稿、解说词等材料的翻译。会议仅有两天时间,但大量的工作隐藏在会前的筹备中。

周硕和王旋分别是来自北京市公安局消防局和北京市公安局办公室的民警,同时两位又是专业的翻译人才。周硕是英语翻译,王旋是俄语翻译,两人在职期间都曾从事过多次外事接待工作。在这次警务会议中,两位是15名翻译人员的面试官,他们从市局各部门精挑细选出翻译官,并对他们进行会前培训和任务分工。会议召开期间,他们还要负责统筹协调翻译与接待工作。

周硕介绍,警务会议上的翻译要体现北京警察特色,这是从警察队伍中选拔翻译的重要原因。警察翻译,与专业翻译相比,具备更强的政治纪律性,拥有专业的警务知识,同时更有能力应对突发状况。

从去年年初开始,周硕、王旋从全局专业人才库筛选出有外语专业和外事接待经验的30余名警官参与面试,从政治纪律性、沟通应变能力、外事活动经验、语言能力等多方面综合判断,最后筛选出15名翻译官。他们来自市局8个单位,平均年龄28岁,有外事警务接待经验丰富的老民警,也有刚刚加入的新警。会议期间,他们负责参会各代表团的交替传译和接待他们包括饮食起居在内的一切行程。

警用专业词汇考验翻译能力

尽管警察翻译官们更了解警察队伍,但翻译起来也并不是没有难度。王旋说,在会议期间北京特警将有一次警用设备展示及现场演练,涉及到大量的警用专业词汇。比如持枪动作,就涉及各个领域的业务。

此外,这次翻译工作的变数也很多。发言稿、解说词都经过了无数次的改动,甚至一天内就要改动好几次。“准备100套方案,就有101套,会议没开始,一切都有可能改变。”翻译官们从今年6月份集中办公开始,和各个代表团沟通,了解每一位参会团员的情况,包括习俗、交往禁忌、饮食习惯等,甚至掌握到了代表成员的生日。周硕介绍,有些国家对某些数字十分禁忌,在安排房间时我们就会为他们避开相关数字的房号。而乌兹别克斯坦的人民习惯以馕做主食,代表外出开会时会携带,他们专门安排会议中心提前准备了这类食品。

然而需要关注的细节越多,变化起来工作量也就越大。就在会议前夕,有翻译官从某国警察局官网上看到,蒙古国警察局长换人了。这样,之前准备的材料就都无效了,好在翻译官们及时发现,在对方信息反馈之前,翻译官们已经做好了准备。

会议前准备好方便面和面包

据介绍,这次的翻译工作非常繁重,根据需要,同一内容的文字材料有时要准备多个版本。比如演练的一份解说词共有7900多字,除了编译校对这一版本外,根据需要还要改写成一个4000多字的浓缩版。

从6月份到会前,翻译官们经常加班熬夜。上合组织代表团基本都与北京有5个小时以上的时差,北京要下班了,可是对方才刚上班。

几个月的准备,终于到了要检验的时候。会议期间,翻译官们更是连轴转。王旋介绍,代表团成员26日开始陆续抵京,在这持续的三四天里,从代表成员来到走,事无巨细,每个团的情况都不一样,最后还要根据总体的议程安排来合理组织每个团的行动。早上在成员起床前已经安排了一切事宜,晚上在成员们入眠后他们还必须接着做好处理第二天事务的充分准备。

由于随时要跟在代表团成员身旁,翻译官们都不能正常吃饭。在会议开始之前,翻译官们已经上报了自己喜欢口味的方便面和面包。

谈及翻译在警察队伍中的作用,两位都认为很有意义。“外事是为具体部门做服务的,我们永远服务于实战,能够从各国交流中借鉴积累经验,我们感到很有价值、很有意义。”

据悉,与会各方共同分析了形势,交流了做法,分享了经验,将在保卫城市、区域安全,共同打击犯罪等方面携手合作、贡献力量。

文/本报记者 匡小颖

责任编辑:董佳兴(QN0008)  作者:匡小颖

猜你喜欢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