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5年北京将新建超30万平方米超低能耗示范建筑

2016-12-01 13:41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原标题:未来5年本市将新建超30万平方米超低能耗示范建筑 并在城市副中心行政区等地区推动规模化发展

5万平米超低能耗建筑开建

展望十三五 发展谱新篇  

千龙-法晚联合报道(记者 陈斯)昨天(11月30日),北京市住建委发布《北京市“十三五”时期民用建筑节能发展规划》。未来5年本市将新建不少于30万平方米的超低能耗示范建筑,在包括城市副中心行政区等具备条件的地区推动超低能耗建筑规模化发展。目前开始建设的超低能耗建筑已接近5万平方米。

据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五年,本市在建筑规模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到2020年民用建筑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4100万吨标准煤以内。

记者了解到,2020年新建城镇居住建筑单位面积能耗比“十二五”末城镇居住建筑单位面积平均能耗下降25%,建筑能效达到国际同等气候条件地区先进水平。同时将北京市城市副中心工程、北京新机场、2022北京冬奥会场馆、环球影城、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等重大项目建设成节能绿色建筑的典范。

具体而言,首先是从新建建筑开始,再推广到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从2016年开始,我们计划用3年的时间,新建不低于30万平方米的示范建筑,建筑的类型将涵盖城镇住宅、城镇公用建筑、农村住宅等。”市住建委副主任冯可梁介绍,目前已经开始建设的超低能耗建筑接近5万平方米,主要是保障性住房等。

看点 提升高星级绿色建筑比例   扩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规模

另外,北京城市副中心的行政办公区等一些建设项目目前正在筹划建设超低能耗建筑,将来本市会形成超低能耗建筑的系列标准体系,同时积极培育超低能耗建筑的产业链,为今后大面积推广奠定基础。

此外,本市还将提升高星级绿色建筑比例。在新建政府投资公益性建筑及大型公共建筑中执行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标准;绿色建筑示范区、重点产业功能区内的新建民用建筑,按照绿色建筑二星级及以上标准建设的建筑面积比例达到40%以上;在社会资金开发的房地产项目中鼓励执行绿色建筑二星级及以上标准。2020年底绿色建筑面积占城镇民用建筑总面积比例达到25%以上,绿色建材在新建建筑上应用比例达到40%。

同时,还要扩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规模,推进可再生能源在重大项目中的应用。新增太阳能热水的民用建筑面积3000万平方米,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装机容量累计达到40万千瓦。新增浅层地温能、深层地热能、污水源、工业余热和空气源热泵供暖面积1300万平方米,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应用建筑面积比例达到16%。

新闻延伸 1500套公租房“专供”非京籍

记者了解到,昨天下午,北京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公租房配租市级统筹项目统一进行摇号,共涉及中央批发市场市级剩余用地等20个项目、25859套房源。摇号结果将第一时间在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及北京保障房中心网站进行公示。

据悉,意向登记家庭由电脑随机摇号的方式,分三个批次确定顺序号作为选房依据。第一批次为普通公共租赁住房的摇号;第二批次为老年公共租赁住房摇号;第三批次为青年公共租赁住房摇号。按照配租公告要求,每个意向登记家庭可选择不超过3个项目进行登记,每个项目意向登记的合格家庭数量超出项目房源数量的为备选号码。

本次配租充分考虑在城六区就职的申请家庭居住需求,于11月11日发布市级统筹项目登记补充通知,加大了对城六区申请家庭的政策倾斜力度,规定“申请家庭登记朝阳、丰台7项目的,申请人户籍应在城六区,或家庭成员中至少一人在城六区工作;社会单位申请集体租赁城六区房源的,单位注册地和办公地均须在城六区。”

此外,本次市级统筹房源意向登记在保留现场登记传统方式的基础上,首次引入“互联网+”模式,申请家庭可以在电脑和手机等数据终端上,通过网络进行意向登记。

数据显示,本次意向登记的家庭中,90%以上的申请家庭选择了更加方便、快捷的网络自行登记。网络信息化措施,不仅提高了整个意向登记环节的工作效率,更减少了申请家庭奔波往返提交材料的辛苦。

下一步,上述项目将根据摇号家庭选房情况,继续组织单位集体租赁意向登记,同时拿出1500套房源,对符合购房条件的非京籍青年职工进行专项配租。

责任编辑:张驰(QN0009)

猜你喜欢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