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晒长城"家底儿" 北京段墙体长573千米横跨6区

2016-12-13 11:11 北京晨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573千米 北京长城那些事儿

到今年12月,我国《长城保护条例》已整整颁布实施10年。日前,国家文物局发布《中国长城保护报告》,首次晒出了长城的“家底儿”,万里长城总长度21196.18千米。其中,北京境内的长城有573千米,大约只有总长度的四十分之一。不过,世人所熟知的八达岭、居庸关、慕田峪等著名长城段落却都在这四十分之一内。此外,北京还有大量盘亘在山峦之间的“残长城”,因为其沧桑残缺之美,吸引着无数中外驴友。包括箭扣长城、河防口长城、蟠龙山长城等。近日,北京晨报记者与长城保护人士一起,走近古北口蟠龙山长城,在被“残长城”之美所震撼的同时,也发现其亟待抢修的危险处境,还有大量珍贵的历史遗迹。

保护数据 573千米横跨6区

北京段长城墙体长573千米,其中与河北省交界长度约124千米,共涉及平谷、密云、昌平、延庆四区。另外还有关堡147座,单体建筑1742座,相关设施6处。据市文物局文保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市域内长城始建于北齐,大规模修建于明代,自东而西分布于平谷、密云、怀柔、昌平、延庆、门头沟境内,其走向大体上自北京城的东北绕至西北。与河北段长城相连,东邻天津蓟县。包括北齐、明等历史时期修筑或使用的长城墙体及附属设施。北京市域内的明长城建筑遗存,保存了以城堡、关隘、墙体、敌台、烽火台、挡马墙、障墙等多种形式的历史遗存。

已有开放点约17处

截至2015年8月,北京段长城已有开放点约17处。其中既有八达岭、居庸关、慕田峪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也有古北口、红石门等景区内的残长城。

市文物局文保处相关负责人表示,2000年至今,本市对市域内长城抢险加固约45千米,投入资金约3.67亿元。长城修缮严格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和最小干预原则,及时履行各项审批手续。妥善保护了长城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沧桑古朴的历史风貌,使北京段长城的保护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在长城保护利用过程中,本市也做了很多积极的尝试。如密云司马台长城以险、峻、奇著称,修缮时严格遵循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修旧如旧;怀柔西水峪段长城利用社会力量加强了对长城的保护。另外还配合APEC会议对怀柔区河防口段长城进行抢险加固,并铺设了供游人参观游览的木栈道等,合理的开放利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箭扣修缮完成40%

据市文物局文保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年底,怀柔区箭扣长城146号至150号敌台及墙体修缮工程将会完成总工程量的40%。

箭扣长城修缮由明永乐年有建筑工以来第16代瓦作传人程永茂担任技术顾问。为保持箭扣长城的原始风貌,工程所用城砖全部为手工定制,用传统方法烧制而成,尺寸和原有尺寸一样,且每一块都确保符合古建标准。整个修缮工程采用传统工艺,用的也都是白灰、城砖等传统材料。工人们将砖与砖之间做成荞麦棱或泥鳅背形状,同时用桐油掺和白灰来勾缝,结实又防水。

这次修复工程的重点“天梯”和“鹰飞倒仰”因为山势险峻,车辆无法进出。只能用20头骡子,背着石灰、城砖等爬至半山腰,工人再通过缆绳、滑道等工具设施将材料运至施工地点。为了给骡子蓄足力量,每天给它们喂足饲料、豆饼、新鲜的草料等,还专门做油饼喂食,防止它们代谢不畅。

保护新机制

京津冀携手推进长城保护

北京晨报记者了解到,目前京津冀三地已共同构建长城遗址保护协调合作机制。加强京津冀三地长城沿线抗战遗址保护与利用。共同制定三地辖区范围内长城遗址保护与利用的整体保护计划。同时在三地建立长城遗址宣传互通互联平台,加强执法工作合作。

2016年3月,在国家文物局的指导下,北京市文物局与天津市、河北省两地的文物部门、文物执法部门签署了长城联合执法巡查的合作协议,对三省市涉及交界的文物特别是长城,开展联合执法巡查。此次平谷、蓟县、兴隆三区县开展的联合执法巡查是三省市落实协议的试点,待取得实践经验后,三省市将全面施行对长城的联合保护执法巡查措施。

保护问题

多处坍塌或损毁

据国家文物局发布的《中国长城保护报告》,由于长城分布地域广,修筑延续时间长,除个别点段为砖石结构外,长城主体多为就地取材、夯土构筑。加上长期以来自然侵蚀风化、人类生产生活和历史环境变迁等多重因素影响,保存至今的长城大多已坍塌或损毁,甚至地面部分已全部消失。

此外,长城保护常常被一些地方政府所忽视,对长城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责任落实、工作措施不到位,许多长城点段缺少必要的人员管理。

修缮粗犷不规范

今年,辽宁绥中“最美野长城被抹平”事件,反映出个别地区在长城修缮中,存在施工管理粗放,施工质量不高等情况,对长城本体或环境风貌造成影响。

对此,国家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推动建设长城国家级监测管理体系,与测绘部门等合作采用无人机等方式加强巡查,强化日常养护与管理。

同时,严格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和“最小干预”的原则,优先实施一批长城抢险加固工程,及时消除自然和人为因素可能造成的安全隐患。并加强长城科学保护修缮,针对存在的抢险不力、干预过度、工程管理亟待规范等问题,及早提出针对性措施,完善相关技术标准等。

保护长城需公众支持

市文物局文保处处长王有泉表示,目前北京市长城保护主要是按照现有法规制度进行日常监管,同时市财政也投入了较大资金进行保护修缮。

同时,还发动社会力量协助监督文物管理工作,例如今年成立的北京长城保护志愿服务总队中,志愿者们就会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长城巡查,劝阻不文明行为,及时发现并上报破坏长城等行为。

至于所谓的“野长城”,则主要依属地管理原则落实保护措施,包括行业部门、属地乡镇、村民,以及志愿者看护等。未来五年内将逐步进行修缮,驴友经常去的,迫切需要保护的长城点段会较早安排修缮。

对于长城的保护修缮,王有泉认为需要公众的理解和支持。修缮过程肯定要按照原始风貌和传统工艺来操作,但由于长城在修建之初,就是本着最低成本的原则,就地取材。这就给现在修缮出了难题。一些地方的长城就是石块垒砌的,坍塌后只是一堆乱石,在把这些石块恢复原状后,有人就会觉得没有坍塌的状态好看,这就需要公众对长城本身有所了解。

责任编辑:曹薇(QN0003)  作者:王歧丰 李木易

猜你喜欢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