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教育部副部长郝平任北大书记 具备国际化眼光

2016-12-14 13:42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原教育部副部长郝平任北大书记

千龙-法晚联合报道(记者 马晓晴)  《法制晚报》记者从教育部获悉,昨天(13日),中组部在北京大学宣布了中共中央的任免决定,郝平担任北京大学党委书记;因年龄原因,朱善璐不再担任北京大学党委书记职务。

昨天下午,中组部副部长周祖翼在北京大学宣布,郝平担任北大第11任党委书记。卸任书记朱善璐在发言中说,他出任北大党委书记5年时间,与三位校长共事,北大完成了“十二五”时期的目标任务,他有欣慰、喜悦,也有忧愁、压力和遗憾。朱善璐用终生不悔形容与北大的缘分,并对教职工说:“我永远地爱你们”。

郝平在发言中说,办大学和做学问一样,都来不得半点虚假和浮躁,并称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北大的社会声誉和形象。记者看到,北大网站上校领导的信息已做修改,显示郝平主持党委全面工作,负责组织和统战工作,还将担任校务委员会主任。

人物   具备外事经历和国际化眼光

1959年出生的郝平,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专业,1982年6月入党,1982年8月参加工作。毕业后留校,在北大先后任职于校长办公室、学生工作部、外事处,2001年成为北大副校长。2005年6月,郝平离开北大,到北京外国语大学担任校长。2009年,他离开高校,出任教育部副部长、党组成员,2013年出任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主任。

1998年,为了纪念北京大学百年校庆,39岁的郝平在北大出版社出版了专著《北京大学创办史实考源》,以大量史实详细论证了北京大学的创办是晚清维新派与保守派多年斗争的结果。此后,该书又推出了英文版和俄文版。

2005年6月,郝平离开北大,到北京外国语大学担任校长。在北外任职期间,郝平作为北外奥运会志愿者报名的组织者之一,同时也报名申请成为奥运志愿者。2013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7届大会上,郝平当选新一届大会主席,任期两年。这是教科文组织成立以来,中国代表首次担任这一职务。

郝平最近一次公开露面,是12月11日孔子学院大会系列活动“孔子学院与‘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上。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的他在总结讲话中指出,“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国教育国际合作交流的顶层设计,是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推进教育国际合作交流的重要抓手。今后,将围绕“一带一路”建设总体要求,进一步完善布局,加强师资队伍和教材建设,大力培养本土双语翻译人才、研究型专业人才、职业技能型人才。

担任奥运志愿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主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拥有诸多外事经历的郝平,具备了国际化的眼光。他的这些“国际范儿”优势,正契合了北大不断加快的国际化进程。

责任编辑:杨承渊(QN0044)

猜你喜欢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