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质均优”——2016年全市专项行动察访核验结果出炉
千龙网北京12月15日讯 记者从市政府督查室了解到,北京市针对16个区“严厉打击违法用地违法建设专项行动”年度任务完成情况开展的察访核验工作已告一段落,察访核验结果显示16个区2016年度拆违工作“量质均优”,没发现拆除不彻底、虚报谎报错报情况。
历时12天的察访核验工作由北京市政府督查室、北京市严厉打击违法用地违法建设专项行动指挥部办公室和第三方机构共同参与。
抽样随机,技术创新,察访核验覆盖面广
察访核验采用“双随机”和“双提高”的方式,将16个区划分为城市功能核心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和城市生态涵养区4组,针对各组地域特征、工作基础、违建特点,划定必查和抽查不同的抽样筛选条件,全市共抽查了拆除违法建筑面积的84.7%,做到备查区域、拆除面积、违建类型全覆盖。
创新运用信息平台、借助街景影像对比、卫星影像对比等技术手段对各区违法建设拆除情况进行全方位评估是本次察访核验的一大亮点。借助上述手段有效提高了数据收集、分析和处理效率,提升察访核验工作效能。
“量大质优”,成效显著,拆违监管措施有力
2016拆除总量全面翻倍,将达到3001万平方米,如此巨量的拆除工作质量是否能有保证。察访核验报告用数据给出了肯定答案:在抽取的项目中,无一处拆除不彻底,无一处虚报谎报。骄人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北京市搭建的全国首个的违法用地违法建设专项行动信息平台,对违法建筑进行全周期管理,摸排、登记、上图、销账,市区街乡镇三级把关,照片、数据、管理人员全部电子存档,随时调阅、随时统计、处处留痕。明年,还对违法建筑管理进一步紧扣,全部照片需要经指定软件拍摄,自动获取拍摄日期、时间、温度、地址、经纬度、高度,彻底杜绝了浑水摸鱼的可能。
治理违法建设态度坚决、监管有力、措施得当。严守新生违建“零增长”治理“红线”,结合实践研究有效的监管举措,如通过部门联动,对涉及违法建设的房屋进行产权冻结,限制交易;推出百度新生在施违建手机举报平台,百姓可以利用手机拍照定位功能快速实施举报等。行之有效的监管措施确保治理违法建设工作顺利开展。
还绿、复耕,拆后土地做何使用
此次察访核验不仅对拆除情况进行的复查,还对拆后土地的管理利用情况进行了复查。此次抽查的项目,其拆后土地有的已进行绿化和复耕、或用于道路及市政公益实施项目建设,但还有相当部分的土地存在废料待清理。记者从指挥部办公室获悉,指挥部办公室已经草拟了明年工作方案,将违法建设拆除与人口调控目标挂钩、区域整体拆除腾退与业态转型升级挂钩、用地腾退与绿化指标挂钩、拆后整治与民生保障挂钩,增强人民群众对拆违工作的获得感。
指挥部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目前已有11个区提前完成本区年度拆除任务,剩余5个区将决战最后的22万平方米违法建筑,力争本周末提前完成全年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