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中,他们比平时更忙碌

2016-12-20 02:56 北京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雾霾中,他们比平时更忙碌

连日重污染,大部分人都尽可能地减少外出。但有这样一些人,为了减排降污,为了降低雾霾对城市生活的影响,他们比平时更忙碌。

这些人中,有提前上岗的公交车司机,有比平时工作强度加倍的环卫工人,也有全员上岗一直在户外执勤的交警,还有在空空的教室里开起网络直播课堂的老师。昨天,本报派出多路记者,随他们一起体验了雾霾中的坚守。

交警:执勤一天白口罩变黑

地点:丰台

时间:10时40分

PM2.5:200多微克/立方米

昨日8时,丰台PM2.5浓度超过200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在重污染级别。丰台菜户营桥上一辆移动警务车前,丰北交通大队民警王建强正在执勤。自从“红警”启动后,全市交警全员在岗,严查违规上路的禁限行车辆。

一辆尾号是双号的丰田车被王建强拦下,他对违反单双号限行的司机进行处罚。“您知道红色预警期间单双号限行吧?”王建强问司机。这位中年男司机不断点头道:“知道,知道。我糊涂了,出门时习惯性地把车开出来了。”王建强嘱咐司机,尽快把车停放好,不然4小时后电子眼还会拍照。

两个小时内,共有7辆双号车被王建强拦下,这跟前两天处罚的数字比已经少了很多。

任何违规车辆都逃不过王建强的双眼,但也会有网开一面的情况。

一辆冀牌双号车被王建强拦下后,车上一对年轻父母带着哭腔说,他们要带重病的孩子去北京儿童医院看病。母亲怀中两三岁的孩子不停抽泣。王建强立即对这辆车放行,年轻父母感激地道谢。“遇到这种紧急送医的特殊情况,我们会提示教育后赶紧放行。”王建强说。

常年站在寒风中执勤,人到中年的王建强腰不太好,他这些天一直缠着护腰坚持在岗位上。

头一天夜里,王建强的小孩儿发高烧,他没跟领导请假,只是打电话回家询问了几句,就又投入到工作中。

交管局此前为每位交警发了100个口罩,但王建强时不时地摘下口罩,有时候是为便于跟车主沟通,有时就为喘口气。“戴久了头疼,不戴吧嗓子疼。”一天下来,白口罩的滤布都是黑的,回到交通队洗把脸,水也发黑。

“我们也为治理污染出了一分力。”王建强说,雾霾天也有福利,食堂新增了清肺菜,还有梨汤喝。

环卫工人:清扫频率多一倍

地点:长安街

时间:11时

PM2.5:180微克/立方米

上午11时,建国门内大街的东单路口,一辆崭新的金耀蓝清扫车停在路边。40岁的张磊从近1.3米高的驾驶室跳了下来,顺着马路溜达了10米。“温度还是有点低,洒上水怕干不了。”他仔细看了看脚下的路面,抬头眯着眼瞅了瞅天儿,灰蒙蒙的空气里,太阳像隔着一层毛玻璃。

金耀蓝是去年阅兵时正式亮相的新一代纯电动清扫车,具有喷水、清扫、收集路面废物、污水等功能,洗扫宽度可达3.2米,能装8吨水,车辆满电连续作业可达7小时。已经在环卫岗位工作了十多年的张磊,凭借着扎实的技术参与了阅兵时的天安门广场作业,是22位标兵司机之一。

随着红色预警的发布,连着3天,他都是早上7时多就开始备班,上午10时多出发,从建国门一路清扫到天安门再绕回来,一天至少得转上四五趟,频率比平时多了一倍多。

等了十来分钟,车载温度计显示,室外温度已经升至6摄氏度,符合了洒水作业标准,张磊麻利地钻进驾驶室,迅速启动清扫车。“电动的比以前柴油的好多了,零排放。”张磊一边看着两边反光镜,一边把速度控制在每小时5公里,“这个速度能够让清扫时尽量减少灰尘。”他顺带看了眼手机里的PM2.5实时监测数据,该地区浓度已经接近180微克/立方米。

车水马龙的长安街上,张磊驾驶得十分小心,一边避让着车辆和行人,一边还得仔细看着反光镜中地刷的工作情况。“尽量不让地面积水,咱得替司机们着想。”11时40分,他抵达了天安门广场。“绕回去就不能作业了,南边高楼多,背阴的地方太多了,容易结冰,还得等中午温度再高点儿。”张磊摸了摸旁边的热水壶,又放了回去,“少喝点水,能少去厕所,多绕一圈。”

公交司机:提前半小时到岗查尾气

地点:南三环

时间:5时许

PM2.5:279微克/立方米

天未破晓,53岁的公交司机李红山就出了家门。

李红山戴着口罩,说起话来不太清晰,仿佛周围的空气一般含混着,“不光是雾霾天,只要天气不太好,我都会早出门半小时,提前给车做做保养,万一遇到故障也能及时处理。”

推开调度室的门,调度递过来一个防雾霾口罩,嘱咐:“今天司机一人发一个,开车的时候戴着点,注意自我防护。”

李红山接过口罩,拿着车钥匙直奔10416763号300路公交车。“这组号有讲究,第3位代表车型车种代码,1代表天然气单机车,2代表天然气非单机车,3代表柴油单机车,4代表柴油非单机车。咱这车不是新能源车,更得注意尾气排放,冒黑烟绝对不上路。”李红山说。

李红山绕着车仔仔细细地检查了一圈儿,不时讲解两句。“这是尿素罐,可以降低氮氧化物等排放量。每次出车前要检查一下是不是空了。”李红山没戴手套,大冷天儿徒手去碰冷冰冰的机械设备,“都给配了手套了,但戴上干活不方便,另外手套有棉絮毛儿,检查机油的时候一不留神就容易混进去。这么多年了,早就冻习惯了。”

6时许,李红山开着车缓缓驶出草桥总站,天还是黑沉沉的。每次驶出车站,他都会用余光瞅一眼右反光镜,确认站台上没人追车,才打着左转向灯,缓缓起步。

一圈儿跑下来,已将近2个小时。李红山碰上刚上班的同事,特意传授经验:“路况比往常好,不过更得留神,小车并线打灯的不多,到路口注意限速。”叮嘱完,他也没进屋休息,径直走到场站一角去找工具,“车太冷没办法清储气罐,现在赶紧排排污,否则车门闸门开关容易失灵。”

老师:当“播客”开起直播课堂

地点:北京二中

时间:6时40分

PM2.5:210微克/立方米

昨天虽然停课,可北京二中老师常宏还是起了个大早儿,清晨6时40分便迈进校门。

校园里静悄悄的,常宏的脚步比往日还急,他心中默念,“今天要给学生开直播课,千万不能出差错。”

常宏是二中科技中心主任,兼教高一化学。“红警”停课,学校不停学,停课三天,二中每天要利用4G网络直播教室为约4000名初、高中学生直播12节网络课程,常宏和10余位同事需要保障“直播”万无一失。

简单扒拉几口早饭,常宏就忙开了。登录系统,检查信号,和相关人员对接……1小时后,“播客”们就位,直播准备就绪。

第一节直播课马上要开始了,常宏以普通学生身份登录系统,体验直播效果。“突然用不了了。”7时51分,学生“弹幕”;三分钟后,又一名学生问:“视频还没发送吗?”常宏心头一紧,忙向后台通报情况,随后指导学生换浏览器再试试……

8时整,直播课开始,高一年级数学老师鲁智虎出现在画面中,开始讲授《两角和与差的正、余弦公式》。常宏紧盯屏幕,刚才提问的学生很久没再发言,他长舒一口气:“估计能正常收看了。”

第一堂课有近3000名学生同时收看,这让常宏有些紧张,虽然学校已将带宽扩展了两倍,但这么多学生同时在线还是第一次。视频出现卡顿,常宏就用微信与后台沟通,为了不增加学校网络负担,他没用学校WiFi,而是一直用手机4G流量。

直播还算顺利,可咽炎开始来捣乱,常宏咳嗽连连,他顾不上喝水,一边盯着视频,一边关注着微信“化学答疑”群,这是他为班里学生建的,随时回答孩子们的问题。

责任编辑:李楠楠(QN000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