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潭湖庙会的变迁

2018-07-25 14:34 北京晚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龙潭湖庙会的变迁

我家就住在龙潭湖边,要说改革开放这40年的变化,庙会的变迁也能看出端倪。

从1984年开始北京龙潭湖第一届庙会到今年已经过去35年了,我们从第一年就开始逛庙会。那时候龙潭湖办庙会还只是在环湖一周摆些小摊,而且也没有现在这么多东西,只有一些卖小吃、卖小玩意儿的,也没有什么名家小吃,给人的感觉就是早点铺子进了公园、地摊小贩搬了家。不过那时候的文化生活比较贫乏,即便这样,过年来逛庙会的人也不少,庙会只要一开,人们就纷纷涌进公园,从北门进来沿着龙潭湖转一圈,人挨人、人挤人地慢慢往前挪动。

因为我家离庙会近,往往是今天逛了明天又来,但是每逛一次回去鞋上就全是土。在庙会上吃小吃也不管卫生不卫生,往往是买一份小吃,端着就在道边就着土、就着喧嚣吃进去了。

记得有一年逛庙会还掉进了冰窟窿。那时孩子只有4岁,我带着她们几个小姐妹去龙潭湖逛庙会,那时庙会已经办过好几届,渐渐的有些名气了。市里的、郊区的人们还有南城这一片的都来逛庙会,公园里也开始搭上有规模的棚子,组织起比较规范的小吃摊和小商品摊点了,人也越来越多,沿着湖边都走不动了。我们从西面进公园以后急于去北边的冰场,情急之中直接下到结冰的湖面上,哪知走到对岸,那一片冰很薄,结果只听咔嚓几声响,冰层塌陷,我身子一歪陷进水里,好在岸边水浅,湖水刚刚漫过腿肚,我们只好狼狈地跑回家换鞋。第二天又去庙会,这次不敢冒险了,规规矩矩从北岸的冰场下去。孩子们滑着冰车,我给她们照相,旁边有一个雪橇做成龙状的,一大群人在那里排队等着“乘龙”。那时有点新意的雪橇旁边都排着长队。

逛庙会除了吃就是玩,初期的庙会玩的比较简单,游戏大都是套圈、打靶、打弹子球。路边圈出一块空地,等间距放上一些礼品,越是贵的越往后放,人们一元钱买10个小藤圈,在路边的一条线外用藤圈向着自己心仪的礼品套上去,套着就归自己。看着很近以为一放就能套上,殊不知那小小的藤圈会跳,明明看见已经套上了谁知它一蹦又跳出来了,孩子们张着大嘴正要欢呼马上又改为一声失落的叹息。打靶分为气枪打气球和射箭两种。庙会的气枪靶是在一面拉起的布墙上别着一排排小气球,孩子们端着枪对准这些气球打,只听得啪啪作响,在孩子们的欢叫中这些五颜六色的气球一个个全都中枪了。现在游戏多了,因为气枪也属于管制枪支,所以现在都是用电子枪,靶子也改为一个场景再现的空间,里面有各种小朋友喜欢的动物,打中了就会听到模拟的动物叫声。

以前庙会舞中幡都是在湖心岛的土台子上,中幡很好看,绝对是中国功夫,舞起来呼呼作响。后来中心岛建起了交谊舞广场,旁边还有看台,举办庙会时不管是中幡、太平鼓还是秧歌舞、旱冰都能在上面展示,而且还安全。现在更是加盖了屋顶建成如同歌剧院的外形,不管刮风下雨都不再受影响。

自从公园重新修整打开西北门以后,庙会的规模扩大了,除了沿湖以外又增加了西北小树林、龙字石林等地,来游玩的人也越来越多。

今年赶上冬奥会申办成功,冰雪运动成为热潮,现在湖面冰橇改成了更为刺激的雪上运动。今年的庙会在双星桥北边,湖面上建起了一座小雪山,皑皑的白雪组成了一条条的雪道,大人孩子尽情地玩耍,从以前的平面运动变成今天的立体运动了。湖周边也都用铁丝网圈上,游人不能下到冰面,再也不用担心掉进冰窟窿了。

龙潭湖庙会经过几十年的打造,已经成为北京年文化的一个名片,所以几十年来庙会的延续本身就证明了我们这个时代的欣欣向荣、和谐安宁。

黄薇,50后,从宾馆服务行业退休。

责任编辑:杨承渊(QN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