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使穷山村变了样

2018-08-31 09:55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我们村坐落在太行山脉东南端的一个小山梁上。40年前,那里用“穷山恶水,缺衣少吃”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村里的自然条件极其恶劣,瘠薄的梯田撒落在山坡上,若是天不下雨,就没有收成。生活在那里的人们靠天吃饭。人畜用水极度困难。距离村庄大概一里多的地方有一个祖上传下来的蓄水池,把下雨时从山上流下来的雨水蓄起来共全村的人畜饮用。每逢雨季,山水夹着泥沙流到水池里,使水池混浊不堪。把水挑回家里,还得放上明矾将沙土沉淀后才能饮用。如遇干旱无雨,水池里的水干枯了,就得到两三里路远的山沟里掏泉水。那时用水贵如油,男人们和小孩子几天不洗脸是正常的事。记得小时候大年三十晚上,大人们才在陶盆里放一瓢水让洗个脚,因为大年初一要穿新袜子新鞋过年了。那里的人们劳动强度很大,往地里运送肥料,把地里的庄稼运回家里都要靠肩挑膀抗。由于土地瘠薄,靠天吃饭,好年成平均每亩地只能打200斤左右粮食。上交公粮以后,剩下的口粮多数家庭吃不到来年,只好是糠菜半年粮。“闲时吃稀忙时吃稠,女人吃稀男人吃稠”,家家户户穷的叮当响,人均年收入仅50元。人们面朝黄土背朝天,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在田里辛勤劳作,到头来吃不饱穿不暖,勒着裤腰带在贫困线上受煎熬。

是什么原因让种田的人吃不饱饭?乡亲们一句话道出了根由:是计划经济把群众的智慧和积极性给扼杀了;是左的路线、政策把人们的手脚捆住了。那个年代,农业生产经营以生产队为核算单位。实行统一计划,统一调度,统一核算,吃大锅饭。生产管理靠行政指令。田里的活怎么干,阳坡地种什么庄稼,背阴地种什么庄稼,农民说了不算数,只有行政领导作决定。生产形式搞半军事化,上工下工集体行动。称之为“上工一条龙,干活大呼隆”,出工不出力。结果是人哄地皮,地哄肚皮,共同贫穷。一个时期,一些农民为了补充口粮的不足,在山上开点荒地种点蔬菜都要受到批判,谁家养鸡养猪,就是搞资本主义。这种极左的政策让广大农民欲干不能,欲罢不忍。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像一声春雷,唤醒了大地的勃勃生机,农村拉开了改革的大幕。1982年党中央一号文件号召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指出包产到户是社会主义生产责任制。农户对承包土地的经营有了自主权。地里种什么庄稼,怎么种,怎么管理,什么时间干什么活农户自己说了算,排除了一切行政干预。大家自觉的起早贪黑在自己的责任田上耕作,积极性一下子迸发了出来,极大的解放了生产力。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连续几年大丰收,产量比过去提高了百分之五十,有的还翻了番。一年就解决了吃饱饭的问题,两年就有了余粮。各家各户还利用天然牧坡的自然条件,养起了牛、羊、猪、鸡。用不到五年的时间,全村90户人家养的牛就达到了200多头牛,羊800多只,猪400多头。经过十年的辛勤劳动,大家缸里有了粮,兜里有了钱。70%的土地运用上机械耕种,这就使得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从土地上游离出来,从农业转向第二、三产业。1992年,在村党支部的组织领导下,广大村民抓住机遇充分利用沿守公路独特的优势,采取集资、向银行贷款等形式筹集资金购买汽车,大力发展交通运输,经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到2002年,全村运输卡车达到40多辆,平均两户一辆。为了形成规模,提高效率,获取更大的收益,有车的农户自愿联合起来,注册成立了运输公司,每年净收入600多万元。到2016年,全村每人每年可支配收入平均达到1.5万元,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前的150倍。

去年,村里根据中央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可以向专业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经济体流转;鼓励地方开展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改革。村里和县城一家林业公司签订了土地流转合同。商定把全村50%的不适合种庄稼的山地流转给林业公司筹建果园。公司每年定时按国家收购粮食的价格,付给农户每亩地年产粮食价值两倍的现金作为租金。果园获利后,每年再将净利润的25%返还给农户。这样,农户不仅有了固定的收入,还可以从土地中脱离出来到公司打工,另外领取一份工资。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家庭联产承包、开展多种经营、实行土地流转,农民的生活像芝麻开花节节高。大家的钱袋子鼓起来了。农户们自愿筹集资金,给村里铺设了柏油马路,建起了村委会、学校一体的综合楼,使学生能在宽敞舒适明亮的教室里读书。有80%的家户盖上了两层楼,20多户家庭买了小轿车。最令人高兴的是,投资30多万元把山里的泉水引到了村里,各家各户用上了自来水,喝上了纯净甘甜的山泉,告别了祖祖辈辈靠喝死水坑里的水过日子的历史。过上了过去梦想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城市般的生活。

农村的改革使广大农民摆脱了贫困,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实惠。老乡们深有体会的说,没有改革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责任编辑:安勇(QN0005)  作者:山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