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能源助农业基地变公园

2016-06-14 17:18

打印 放大 缩小

    昔日脏乱的农业生产基地,如今已改头换面,成了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昨天,记者在顺义区大孙各庄镇丰顺恒生态农业园区看到,照在园区的阳光都转化成了热能,源源不断地输送到生活区、种植和养殖区,在清洁能源的助力下,传统农业生产基地变成了干净整齐的大公园。

    走在园区内,道路两旁是整齐排列的温室。一座太阳能沼气站,把生活区和生产区分割开来。园区负责人指着沼气站房顶的太阳能采光板介绍说,太阳能加温设施不仅保障了沼气站的运行,还帮助温室大棚提升了温度。通过太阳能加温,温室内温度提高了3至5摄氏度,冬季不再靠烧煤炉保暖,节能减排,还提高了作物产量,改善了作物品质,实现了低碳发展。

    近年来,顺义区针对农业用能较大、太阳能辐射富集的特点,把太阳能从农民生活领域向农业生产领域延伸,深入探索清洁能源与农业生产无缝对接前沿技术,发明出太阳能加温大棚和土壤源太阳能热泵加温大棚两项新技术。目前,已在5个郊区、7家生态农业园投入使用。通过利用清洁能源,将农业活动、自然风光、科技示范、休闲娱乐、环境保护等融为一体,打造出全新的农业生态园,让市民在干净的农业园区中享受公园般的休闲。

    据市农业局相关责任人介绍,2014年该局制定出台了北京市地方标准《种植业生态园区评价规范》,围绕化学投入品减量化、农业废弃物的高效利用、清洁能源替代燃煤等重点内容,指导建设了一批如顺义丰顺恒、昌平川府菜缘等生态园区。为加快北京农业瘦身健体和提档升级,从今年开始,该局将开展生态农业标准园区创建活动。依照“成熟一个、挂牌一个”的创建程序,计划在“十三五”期间,在全市范围内建立200个生态景观优美、设施服务完善的生态农业园区。通过政府引领,政策集成、资金集聚、技术整合,集中打造一批基础设施完备、生态环境良好、资源利用高效、产品优质安全的标准化生态农业园区,集中展现北京都市现代农业生态、生产、生活、景观休闲等功能。

责任编辑:施玮琦(QF0011)

猜你喜欢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