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迷向管 防治肉虫虫

2016-08-08 14:31

打印 放大 缩小

日前,记者从北京市农业局了解到,水灵灵、粉嘟嘟的北京“大久保”桃最近开始上市了,让人垂涎欲滴。我们吃桃子的时候,有时会发现肉乎乎的小虫子,这十有八九就是梨小食心虫了。如何防治这种昆虫呢?记者从北京市农业局植物保护站专家那里得到了答案。

梨小食心虫,简称“梨小”,俗称“打梢虫”,它是一种世界范围内的害虫,可以危害二十多种果树,在我国仅桃园、梨园、杏园和苹果园危害面积就达4000-5000万亩。梨小食心虫幼虫可以危害桃树嫩梢,嫩梢受害后很快枯萎,每个幼虫可以食害3-4个新梢,受害严重地区嫩梢受害率高达80%以上。幼虫还可以钻入果实危害,虫道有幼虫吐的丝,蛀果率可高达80-90%,严重影响桃树生长及果品产量和质量,给果农带来惨重损失。

长期以来,梨小食心虫主要以化学农药防治为主,但是害虫钻蛀到果实内部,化学农药很难接触,因此,防治效果不理想。另外,随着害虫抗药性增加,化防次数和浓度不断加大,不但防治成本迅速增加,而且大量杀灭天敌和有益昆虫,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农药残留和土壤污染,使得果品安全性下降,已经严重制约北京市大桃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为了筛选可替代化学农药防治梨小食心虫的生物防治技术,近几年来,北京市农业局植物保护站在平谷区桃园开展了性信息素迷向技术防治梨小食心虫应用技术研究。大家知道,自然界雌、雄虫交配,是靠雌虫散发的性信息素,吸引雄虫。性信息素迷向技术就是把人工仿生的、高浓度的性信息素,装进小塑料管,挂在树枝上,使果园形成充满“美女”气味的迷宫,雄虫在迷宫中找不到雌虫,没法交配,后代减少了,降低了虫口密度。这个小塑料管就叫做迷向散发器。这种技术具有专一性强,对人畜低毒,不接触果实,不污染环境,不伤害天敌的优点。

那么,这种迷向散发器怎么使用呢?正常情况下,迷向散发器在田间的持效期有6个月左右,一个生长季只需要悬挂一次。每次每亩悬挂40根,根据每亩果树数量平均交叉悬挂,也可根据实际果园内虫口密度的大小,悬挂数量相应的增大或减少,但每亩悬挂数量不少于35根;注意在整个防治区外侧边界,坡度较高和主风方向边缘处2-4排树(根据地块大小调整)加倍悬挂。使用迷向散发器防治梨小食心虫,抓住防治适期很重要。应该在越冬代成虫羽化前,虫口密度较低时开始使用,一直到第三代成虫羽化结束,北京地区一般是4-9月份。迷向散发器应用面积应该在50亩以上,且面积越大效果越好。

经过几年的调查和研究发现,性信息素迷向技术对梨小食心虫各代成虫的迷向率可达84.6%~100%,对各代折梢防效可达77.78%~92.31%,蛀果防效为83.33%,即蛀果率可以控制在1%以内。因此,使用迷向技术有效地干扰梨小食心虫的交配,减少后代的种群数量,减轻其为害,增加了大桃产量,提高了果品质量,给果农挽回了损失。应用迷向技术,每亩地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3次,减轻了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悬挂迷向散发器,每人每天可以完成30亩;喷施化学农药,每人每天完成5亩,减药的同时还节省了劳动力成本。

围绕农业部“2020年农药使用零增长行动方案”,北京市农业局植保站联合平谷区植保站开展了一系列桃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和应用工作,如果园生草,吸引天敌;理化诱控技术,太阳能杀虫灯、黄板、性诱捕器;物理防治技术,果实套袋;田间释放天敌,防治害螨;应用生物药剂防治害虫,苦参碱防治蚜虫,小檗碱防治桃褐腐病;并最终形成了清园控害+“色、光、性”三诱+果实套袋+保护利用天敌+科学用药的平谷区大桃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模式,减少了化学农药用量,为北京市果品质量安全提供了保障。(乔岩 张保常 王琳)

责任编辑:施玮琦(QF001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