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一体化种业在前行

2017-12-06 09:46

打印 放大 缩小

2017年11月24日,京津冀一体化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小麦专业委员会会议在河北石家庄召开。按照京津冀一体化农作物品种审定联席会议确定的“集中初审、各省市公示、各省市主任委员会审核、集中公告、集中制证、撤销审定由各省市负责”的原则,由北京、天津、河北三省市组成的小麦专业委员会委员,对完成试验程序的RS310、轮选266、中麦122等3个小麦新品种进行了初审,获得全部通过,下一步将按照《种子法》和《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中规定程序进行公示30天后,分别提交北京、天津、河北三省市主任委员会审核。

2015年,京津冀一体化农作物品种审定机制正式实施,开创了国内相邻省市品种联合试验审定的先河。京津冀主要农作物联审共推是贯彻中央“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战略,积极探索品种选育、审定工作的区域协作机制方面的又一突破,降低了品种审定成本,提高了成果转化效率。三年来,三地种子管理部门按照“亲诚惠容”的共识,进行了冬小麦、夏播玉米和水稻品种联合区域试验。2017年7月,首次审定了玉米品种1个。此次通过初审的3个小麦新品种RS310、轮选266、中麦122经过在京津冀三地两年的区域试验、一年的生产试验,以及对其抗病性等专项鉴定试验,是从12个冬小麦品种中成功选出的丰产稳产性、抗逆性较好的小麦品种。

三个小麦品种通过初审,是继夏播玉米品种“NK815”通过三地首次联合审定后的又一丰硕成果,是京津冀省市农业主管部门完善品种选育、审定工作的区域协作机制的有力体现,实现了试验资源共享,缩短了试验审定时间,加快了跨省市品种入市进程,同时满足了品种资源共享服务要求,极大地促进了优良品种的选育和推广。

据悉,京津冀一体化主要农作物品种联合试验审定中,还有6个普通夏播玉米品种、4个水稻品种已完成了生产试验,将按照相关程序提交审定。

1、RS310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选育。该品种冬性,平均生育期246天。植株清秀,长芒,纺锤穗,白壳,白粒,硬质,熟相好,属中筋品种。抗寒性评价较好。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52.1公斤,比对照中麦175增产4.2%;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49.8公斤,比对照中麦175增产5.3%。

2、轮选266,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和赵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共同选育。该品种冬性,平均生育期246天。植株清秀,穗纺锤形,长芒,白粒,熟相好,属中筋品种。抗倒性、抗病性评价较好,抗寒性评价中等。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57.2公斤,比对照中麦175增产5.2%;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61.5公斤,比对照中麦175增产7.5%。

    3、中麦122,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和高碑店市科茂种业有限公司共同选育。该品种冬性中熟,平均生育期245天。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红粒,籽粒半硬质,熟相好,属中筋品种。高抗条锈病,抗倒性、抗寒性评价较好。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61.6公斤,比对照中麦175增产6.0%;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62.1公斤,比对照中麦175增产7.6%。

责任编辑:施玮琦(QF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