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少跳级生刘国宝炼成记:曾为足球放弃名小

2016-03-14 15:01 北京晚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国少跳级生刘国宝炼成记

   

上月底,13岁的足球少年刘国宝离开北京的家,山东鲁能足球学校成为他未来几年学习生活的地方。

临行前,刘国宝举起一张写着“我是北京人,我还要回北京”的纸板合影。

4岁半开始练习足球,练了几年守门员后,变身组织中场。在许多业内人士眼中,现在的刘国宝,足球智商已接近成年球员。刘国宝所在的球队,几乎包揽了同年龄段所有北京市足球比赛的冠军。北京著名足球评论员金汕去年曾在个人社交平台发了一条呼吁信息:国安必须盯住“小梅西”刘国宝。

去年,12岁的小国宝被破格选入U14国少队,成为队内唯一一名跳级球员。

一棵好苗

为足球放弃名小

胸部停球,不等足球落地,便起右脚凌空射门,足球直奔球门上角。身穿10号球衣的刘国宝用这样的进球,博得了场边观众喝彩。

13岁的刘国宝,4岁半就与大他4岁的哥哥一起,在北京越野足球俱乐部练起了足球。“我从小喜欢足球,一直踢业余足球,踢的位置是组织中场。”刘国宝的父亲刘劲松说,他的父母对自己踢球非常反对,出去踢球回到家,不是挨顿说就是挨顿打。“家长还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去好好学习,最后我也考上了北大。”

在刘劲松看来,父母的反对,让他错过了自己的足球梦。“从年轻没结婚的时候,我就发誓,我将来有了孩子,他去踢球,我绝不打他。”

2007年下半年开始,刘国宝就和哥哥一起参加足球训练。“大儿子当时已经开始接受正规的足球训练,在奥体中心的训练场地。”

当时只有4岁半的刘国宝,第一次进到场地上时十分抗拒,“不知道草地是什么,从来没有进去过。”

每到周末,刘劲松都带着两个孩子去训练。“后来小国宝就非常喜欢,与小朋友在一起玩,教练也将孩子的足球兴趣激发出来。”

刘国宝最开始练的守门员,他的偶像是杨智,每次去看国安比赛的时候,都要找机会与杨智合影。“买了许多手套,有的时候睡觉都要戴着守门员手套。”

刘国宝守门的一招一式已经有些模样了。他也到了上小学的年纪,离家很近有一所重点小学,但是这所学校没有足球队,“国宝不想去,他自己说想和哥哥在一所学校,一起练足球。他的哥哥在一所足球传统校上学。”

刘国宝对父亲开玩笑说,“别培养我哥了,他踢不出来,您就培养我吧。”

位置变化

从守门员变中场核心

刘劲松并未将自己的意见强加于孩子,最终把孩子送到了与越野俱乐部合作的一所小学。“很尊重孩子的意见和选择。我当时就跟他们两个人认真地谈了一次话,你们喜欢足球,将来能够踢出来当然最好,如果踢不出来,耽误了其他的方面,也不要埋怨爸爸。你们踢球什么时候不开心了,不想踢了,咱们就不踢了,一切以你们健康成长和开心为主。”

刘国宝从踢上球开始,几乎没有买过其他的玩具,买的都是足球鞋、手套、袜子、背包……与足球有关的东西。“他们的脚比较小,足球鞋都是托朋友在国外买回来。”

守门员一直练到了小学二年级,一天越野俱乐部的一名守门员出身的教练员找到刘国宝。“他跟刘国宝说,你守门不错,但是现在不能再守门了,守门员必须要学会踢球。到了小学五六年级再转回来守门,会守得更好。”

就这样,9岁的刘国宝在球场的位置从球门前,被推至了中场。出乎刘劲松的意料,刘国宝很快适应了新位置,并踢得越来越好。“他练得早,加上又酷爱,踢球也很快就踢得很好。”

球场的位置变化之后,刘国宝就再未戴着手套站回到门线前。

从二年级起,父亲刘劲松注意到刘国宝颠球非常好,双脚颠球可连续五六百个,比同龄队友好很多。“颠球的时候不需要调整,头顶球可以颠过百。”

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因为俱乐部的战略调整,刘国宝与队友转学至回民小学,在技术细腻的教练赵迎杰指导下,刘国宝进步飞快。

“四年级开始,开始打北京市比赛,已经初露锋芒。”刘劲松说,这支球队几乎拿遍了同年龄段北京市的所有冠军,身穿10号球衣的刘国宝在北京也开始小有名气。

2014年,刘国宝所在的球队代表西城区体校参加全国比赛。

“在梧州比赛,拿到了全国冠军。”刘劲松在现场看了全部比赛,刘国宝的优异发挥,也让刘劲松感到骄傲。“场边的家长和其他队伍的教练看球的时候讨论着,这支球队要掐住10号,半支球队就没有了。”

崭露头角

表现优异曾去阿森纳训练

2014年年底,福特中超杯五人制比赛,刘国宝和队友代表北京国安踢比赛。“参赛的有一些俱乐部的梯队队员。刘国宝表现也很好,球队也以不败的战绩夺取冠军。” 刘国宝踢满所有比赛。刘国宝荣获了最佳球员、最佳射手称号。作为优秀球员代表,获得了到阿森纳俱乐部培训的机会。

在刘劲松看来,刘国宝的弱点在于脾气急,自己太跟自己较劲。“有的时候发挥不好,就闹脾气,就算赢得了比赛,自己表现不好的时候也闹脾气。”

2015年,在山东潍坊进行的全国比赛,加入了许多俱乐部的梯队。“不仅是实打实的职业队梯队,还比刘国宝他们大一岁。”

刘国宝在前两场比赛表现不佳,教练将他的队长袖标摘下来,戴在了其他队友的手臂上。“教练也是想用这种方式刺激一下他,这个做法对他的刺激非常大。”

在一场进入前八名的争夺战中,刘国宝打入了一记凌空抽射,足球直挂球门上角。“场边指挥的教练员特别兴奋。在中场休息的时候,教练又把队长袖标戴在了刘国宝的手臂上。”

下半场,刘国宝又助攻两次,球队获胜进入了前八名。“一支学生军在和梯队的比赛中打进了八强,很多人大吃一惊。”刘劲松说,此后遇到了上海幸运星足球队和鲁能的梯队。“输给了他们,球队没有更进一步。”

2015年下半年,刘国宝进入中学。

“一些问题也随之出现,场地是人工草,比较硬。”刘劲松说,练头球等动作时,连续起跳落地,对于膝关节损伤很大。半年时间中,刘国宝两次出现积水。

中学有一块标准场地,其中有四五支球队,场地不够用。“训练的时间也不够,完成作业再训练,就要晚上5点了。晚上6点钟,食堂就开饭了,去晚了就没有饭吃了。一名教练要管理50多人,而且比赛少对于小孩球技的成长也不利。”

选择前程

小国宝坚持专业路

刘劲松开始思索着小国宝未来的出路,“无疑就是三条路,进行专业训练、学习、边学习边踢球。边学习边踢球肯定就是越踢越下滑。”刘劲松和小国宝又进行了一次谈话,刘国宝最终选择了进行专业训练的路。刘国宝对父亲说:“我肯定能踢出来,您放心吧。”

凭借在比赛中的优异表现,刘国宝得到了许多职业队梯队青睐,多家俱乐部梯队教练找到刘劲松,为刘国宝开出了优异的训练、吃住、比赛、学习的条件。“我们最想留在北京,但是北京的球队,在刘国宝的年龄段没有梯队。”

一家俱乐部足校的总教练对刘劲松说,“将刘国宝送到该俱乐部,总教练可以天天将刘国宝带回家,不让他在俱乐部吃住,可以给他加营养。”

在众多的俱乐部中,刘劲松父子最终选择了山东鲁能足校。“足校的基础很好,对孩子的要求也很高。”

刘劲松的两个儿子,大儿子刘国博在上海上港梯队,小儿子刘国宝在山东鲁能足校。

在许多亲友眼中,很难理解刘劲松的做法,“不理解的就说,你这心够狠的啊,俩孩子都给送走了。其实,我心里也很矛盾。”

一次刘劲松带小国宝去外地比赛,刘国宝腿上大片大片的结痂让车厢里乘客侧目许久,忍不住问了一句:“这是谁家的孩子,怎么把腿伤成这样?”一旁的刘劲松没有搭话。“青一块紫一块的,身上没有好的地方。旧的伤疤没好,铲球又弄伤了,新旧伤疤叠在了一起。”

刘国宝爱哭,训练比赛时摔在球场就抹起眼泪。“很快就爬起来,眼泪还没抹干呢,就又去追球去了。”

“辛苦吗?”刘劲松不止一次心疼地问刘国宝。“要不这样吧,容易受伤咱们别练了,练点没有身体对抗的项目吧。”

“喜欢,喜欢就不苦。”刘国宝倔强地回答,“练别的?开什么玩笑呢。”

责任编辑:安勇(QN0005)  作者:赵喜斌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