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法晚联合报道(记者 张丽)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举行了《馆藏康有为、梁启超、陈独秀、李大钊、胡适书信展》开幕,共展出名人信札26通64页,书法作品17件(套),绘画作品2件。记者了解到,这是该博物馆藏精品书札首次集中展出。其中,陈独秀、钱玄同等人以横排方式书写,并加上标点符号的信尤为引人关注。
展览中陈列的有“陈独秀等致胡适信札”13通,写于1920年至1932年之间。信札内容反映了《新青年》同仁关于办刊方针的分歧与矛盾,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陈独秀从民主主义的文化救亡转向共产主义的政治救亡的思想轨迹。
记者看到,陈独秀在书信中使用的新式标点和横排书写在当时看来相当新奇。据介绍,1920年2月,当时的教育部通令全国使用新的标点符号。3个月后,也就是1920年5月7日,陈独秀写给胡适、李大钊的一封信就使用了新式标点符号,包括逗号、句号、问号等,书写态度极其认真,使用也相当规范,曾多次出现段首空两格。
在陈独秀1932年10月10日写给胡适的信也独具一格,因为它是以钢笔采取横排形式书写的,信最后还有彰显陈个性的“双十”二字。钱玄同写给胡适的信也曾出现过横排。
“梁启超致胡适信札、词稿”包括梁启超致胡适信札7通22页、梁启超致胡适词稿4通12页,多为诗词探讨,学术研究,可以看出作为前辈学者的梁启超对晚辈学人胡适非常敬重,而且手稿书写工整、词令秀美。尤其学术讨论深刻细致,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和研究价值;“康有为致梁启勋信札”包括康有为致梁启勋(梁启超之弟)信札两通3页,内容涉及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客居美国,与梁启勋商议保皇党人士安排事宜。
据介绍,在2009年的嘉德拍卖会上,这批书信由国家文物局行使国家优先购买权获得后,交由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正式收藏。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向兵称,此次展出的藏品内容涉及中国近代史、中共党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在史料、文献和学术研究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属于国家珍贵文物。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黄兴涛认为,它们的发现,对于今人认识五四新文化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前的准备,对于深入了解 《新青年》杂志后期的发展演变以及编辑同仁之间,尤其是胡适与陈独秀、李季等之间的复杂关系都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此外,展览上还展出了康有为、孙中山、蒋介石、汪精卫、段祺瑞等近20幅手书, 系人民大学博物馆近年征集入藏,均为首次向公众展出。
记者了解到,位于校内的博物馆将免费对外开放。开放时间是每周一、三、五下午(14:00-16:30),团体参观可预约(电话:62512864,62510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