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绿皮火车到中国第一条高铁

2018-07-19 10:16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中国的改革开放始于1978年,今朝2018年,改革开放的推进整整40年了,中国社会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全程经历了这40年,给我印象深刻的有很多方面,其中交通工具中火车的飞速发展让我惊叹。普通绿皮火车时速六七十公里,如今中国的第一条高铁——京津城际高铁的时速三百公里,一小时生活圈和朝发夕至已成为现实。2008年8月1日,即北京奥运会开幕前7天,中国第一条高铁——京津高铁正式运营。2018年8月1日,中国京津高铁将迎来开通十周年的重要时刻。这是中国高铁历史性变革的十年。2018,中国双喜临门。

我4岁随父母坐火车来到湖北十堰市,我们在那里生活了5年。4岁时第一次坐火车,暗绿色的火车,长长绵延。面对面设置的人造革长椅相对而坐,中间距离近。两排长椅中间的小桌狭小,只能放很少的物品。我坐在父母身边惶恐不安。当火车拉响刺耳的汽笛,很吓人。父母搂着我连连安慰。当火车缓缓开动逐渐加速,看着车窗外闪过的田野,蓝天白云。我才逐渐平静下来,一切都是那么好奇。我记得火车颠簸的挺厉害,车厢链接处左右摇晃,头晕的感觉好难受。下了火车,感觉天和大地都在摇晃。

9岁时,1981年。我和哥弟们随父母从十堰市火车站前往新家——天津市塘沽区。依然是绿皮火车。我和弟弟兴奋地在站台数起车厢数,十多节,绵延。当火车拉响刺耳的汽笛,喘着粗气缓缓开动,我和弟弟努力向车窗外看车头滚滚升起的灰白色浓烟。中途全家在武汉火车站下车,爸爸带我们去武汉长江大桥游玩。它是万里长江上的第一座大桥,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在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公铁两用桥,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桥"。看着雄壮的大桥上轰隆隆巨响通过的绿皮火车,让人感到震撼。我们全家站在桥头合影,这张黑白照片至今珍藏在我家硬质的相册里。

从武汉到塘沽,绿皮火车钻进一个个山洞,漆黑一片,忽而见光亮,忽而又漆黑。记不清多少个山洞隧道,几天几夜的漫长车程,让人身心疲惫。人们除了听车厢里的广播,百无聊赖,相对无语。到有的站台,小贩贩卖烧鸡和水果等。人们纷纷从车窗伸手探头交易。有的人撕扯烧鸡在狭小的桌子上啃着,骨头油渍到处都是。我真佩服他们旁若无人的态度。有人从造革旅行袋取出苹果、梨,削皮吃。有人嗑瓜子咔咔。车厢里弥漫着各种气味,让人嗅觉刺激。晚上,乘客们靠在硬座上休息,睡姿百态。轰隆隆的声音伴随,车厢在轨道上摇晃颠动的感觉,也不知道有多少人真能睡着。不管多困,我感觉头晕头疼始终难以入睡,迷糊中揉揉迷离的眼睛看着躺靠的人们。记得去每节车厢链接处的厕所,总是好几个人等着。妈妈和年轻的女列车员微笑交谈了几句。那女列车员给我们哥弟几个拿来了一摞粗线合订的小人书。我记得是每三本订在一起。我们哥弟几个翻看小人书高兴极了,可有解闷的了。临近几个座位的人们都围了过来,我们把小人书分享给大家看。旅途中响起了广播,是有乘客犯病了,寻求医生。人们骚动起来四处张望。妈妈是医生,她站起来向病人找去。我跟着她前去。已经有人围着病人。妈妈给病人号脉,用列车员拿来的听诊器诊断。她和旁边的可能是医生的人商量完告诉列车员情况。病人在最近的一站被送下火车赶往医院治疗。乘客们恢复了平静继续各自的旅程。后来,我们在电影里也会看到火车上、轮船上、客轮上寻求医生的场景,总会有好心的医生义不容辞地义务奉献。

火车终于到了塘沽火车站,四周荒凉,孤零零的的车站。我们很失望,塘沽比十堰市落后多了。十堰市居住区都是很多楼房,塘沽居住区几乎都是平房,偶有楼房,是办公大楼。到我14岁,1986年,随父亲去北京办事。我俩从工农村穿过大片的盐碱地水坑步行走到塘沽火车站。如今那些荒芜的土地尽是高层住宅,一片人来人往的繁华之地。

我19岁一上班,和同学王强坐塘沽三百吨到天津的绿皮火车去天津市区东北角书店购书,去古文化街游玩。那火车俗称塘沽短儿,5节车厢。因为全程有若干站停靠,时速挺慢,全程一个小时多。要是现在坐京津高铁,十来分钟就到。全是硬座,很多是在新港工作的天津港工人,周末回天津。周一赶大早坐塘沽短儿回新港上班。他们一上车就是玩扑克牌,围站观众挺多。王强在塘沽南站上车。我在塘沽火车站上,找到王强坐一起。我俩有说有笑,看着车窗外慢慢掠过的大片田野和荒地,零落的土砖房村落,一派安静宁和温馨的景色。那时的生活真是舒适顺心。乘客们都悠闲自得,心情舒畅。几乎都有座,有时富余的一个人躺在座上,前后都是空座。陆续塘沽到天津的公交车增多,出行方式的多样化,坐塘沽短儿的乘客越来越少。随着全国铁路第五次大提速,2004年10月7日下午,最后一班塘沽短儿4492次列车准点开出,到达天津,标志着塘沽短儿正式结束运营,退出历史舞台,一个火车时代的结束。我好久没有坐过它了,从媒体看到这个消息,还是感到一丝不舍。塘沽短儿永远留在几代人的心中。塘沽南站建于1888年,1907年重修。TANGKU由英国工程师命名,是中国最早和保存最完好的火车站。我几次在塘沽南站流连忘返品味历史记忆。2013年塘沽南站被评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悠久古老的塘沽南站隔海河对面就是摩天大楼林立的新时代的于家堡中心商务区。

此后我很少坐火车。我从电视和报刊得知:2008年8月1日,中国第一条高等级城际高速铁路——京津高速铁路开通运行。京津高速铁路一端是北京,一端是天津,120公里长的铁路线将北京和天津两个举足轻重的城市连在了一起。京津高铁直接提升了城市间的交通能力,运行时速300公里,34分钟走完全程,京津高速铁路拉开中国高速铁路建设的崭新一幕。2008年9月24日,天津市的终点站由天津站延至塘沽站,后来又延长至塘沽于家堡火车站。它一是加速了京津两地经济发展。 二是促进京津同城化,改善了居民的生活质量。我从媒体看到高铁漂亮的车型,宽敞的空间,听说都是减速玻璃可以减轻眩晕感。车速风驰电掣,而桌上的水杯平稳。真让我向往和惊叹中国高铁科技的魅力。2018年8月8日,复兴号将在京津城际铁路实现时速350公里运行,34分钟还要缩短。乘客们期待着。

高铁已经成为一张亮丽的国家名片,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大大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豪感。迎着东方灿烂的曙光,伴随着祖国强劲发展的步伐,中国的改革开放,给人民带来了幸福。高铁,尤其是京津高铁,我深深为你自豪。

责任编辑:安勇(QN0005)  作者:李炳翔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