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夏播花生正处于播种期,花生覆膜栽培是一项高产高效种植技术,具有保墒抑草、增温早熟、增产、提高饱实率等优势。为此,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给大家带来了夏播花生覆膜种植技术,要点如下:
精选地膜
夏播花生覆膜功效以除草为主,兼顾保墒,此时温度较高,不宜使用无色透明地膜,所以夏播花生宜选用黑色地膜。
建议使用全生物降解地膜,前期试验结果表明,全生物降解地膜在花生栽培中能够起到明显增产作用。如使用普通PE地膜,建议选用国标0.01mm厚度即可,方便后期破膜引苗及果针下扎。
大型花生覆膜机(三卷地膜同时覆盖)
播种覆膜
铺膜前需精细整地。残留在土壤中的秸秆、石渣、残枝等坚硬物体容易刺穿地膜而影响其作用效果,应及时清除,土块应压碎,采用机械或人工起畦。推荐选用起垄、播种、覆膜、压土等7步骤一次完成的花生联合播种机。
夏播品种一般选用早熟或中熟品种。花生播种适宜的土壤水分含量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左右,应在雨后及时播种,墒情不足的地块要造墒播种,垄距90cm,垄面宽50cm左右,垄高10cm左右,垄顶整平,一垄双行,播种密度11000-12000穴/亩,每穴播种2粒。
覆膜播种深度可以比露地播种适当浅一点,控制在3-4cm,播种过深易引起出苗时间延长导致弱苗;播种过浅种子易落干。播种要深浅一致,达到苗齐、苗壮。覆盖地膜时松紧要适度,太紧易造成烧苗,太松则易影响花生破膜及扎针,应该适当“拉紧、拉平、拉直、盖严、压实”。膜边培土压膜7-10cm,风大的地方畦面要每隔2-3m适当压土,并加大膜两边压入土的部分。高畦栽培时,应将薄膜压入畦沟底部,防止覆在畦腰部造成大风揭膜。覆膜后3-4天复查一遍,如有封膜不严、跑膜现象,随时覆压,避免膜破、漏风、跑墒等情况,覆压时注意不要伤及幼苗。
破膜引苗
一是准确把握破膜时间。花生播种后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当子叶节升至膜面,大概60%的花生幼苗开始顶土鼓膜时,就要及时破膜引苗,若不及时破膜,易造成高温烧苗、烤苗、减产等。实际生产中不拘泥于固定时间。如遇高温干旱等异常天气,应当在花生刚刚顶土时就尽快破膜引苗,否则等到花生子叶大规模顶土时,地膜内外湿热空气剧烈交换易造成高温烤苗或灼苗。
正常天气破膜引苗要在上午9时以前或下午4时以后进行,或者选择阴雨天气进行。注意温度高时选择一早一晚进行,温度低时可以选择中午进行。原因是为了防止引苗时温差过大造成闪苗。
花生自动破膜机
二是机械结合人工提高效率。可以采用机械加人工破膜,机械挂铁钩先行破膜,然后人工用铁丝工具将未引出的苗引出来。由于花生出苗速度不一,破膜引苗可分批进行,破膜孔4-5cm为宜,过大影响保墒,过小影响侧枝出膜。当2片复叶展现时,要及时清除膜孔上的土堆,露出子叶节,主茎有4片复叶时,要及时检查并抠取压埋在膜下横生的侧枝,使其健壮生长。
地膜管护与处置
覆膜后要加强对地膜的管护工作。因农艺操作失误、动物践踏等原因形成的膜面撕裂和孔洞必须及时使用细土封压严实。花生采收后地膜回收处置:全生物降解地膜,既可以跟随其他废弃物共同堆肥处置,也可以翻耕到土壤中逐步降解;普通PE地膜,应该在土壤温润时进行揭膜,揭膜前应对地膜覆盖面的秸秆、残茬进行适当清除,确保捡拾时地膜可以顺利揭起、回收。在地膜覆盖面积较少的区域,建议采用人工捡拾的方式;在土地平整或覆膜面积相对集中的区域,建议采用机械捡拾方式。在机械捡拾后应由人工对农田中遗留的地膜和田边地头进行补充捡拾。(供稿:北京美丽乡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