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北京> 正文

节气探农事|高温催生甜菜夜蛾 夏玉米苗期早注意

2023-07-07 18:00 千龙网

当前小暑节气,北京市夏玉米正值苗期,易发生甜菜夜蛾为害。根据北京市植物保护站病虫害监测点调查,目前虫田率20%左右,平均百株虫量为2.5头,最高35头,多为2~3龄幼虫。与往年相比,甜菜夜蛾幼虫始见期明显提前,发生较为普遍,部分田块为害程度明显较大。结合气象条件、作物长势、害虫密度等因素,预计下阶段甜菜夜蛾为害程度将进一步加重,各区需要加强识别与诊断,及时做好监测预警和防治技术指导。

识别特征及为害特点

甜菜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食性杂,可为害玉米、大豆、花生、白菜、番茄、黄瓜、茄子、豇豆、葱等60多种农作物。

一、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8~12毫米,灰褐色,头、胸有黑点;前翅有明显的粉黄色环形纹和肾形纹,具黑边;前翅外缘有1列黑色的三角形小斑。

卵:圆球形,白色,成块产于叶背或叶面,上面有黄褐色绒毛。

幼虫:体色由绿色到黑褐色,背线有或无;腹部气门下线为明显的黄白色纵带,有时带粉红色;各节气门上方有圆形白斑。

蛹:黄褐色,长约10毫米。

图片 1图片 2

甜菜夜蛾(左:成虫,右:幼虫)

二、为害特点

1~2龄幼虫聚集在玉米心叶或叶背卵块处为害,啃食叶肉,留下白色的表皮,形成“天窗”。3龄后开始分散为害,叶片被咬成不规则的缺刻或孔洞。严重时能吃光叶肉,仅留下叶脉。

图片 3图片 4

甜菜夜蛾为害玉米状

三、发生规律

甜菜夜蛾在北京1年发生4~5代,喜高温干旱。成虫对黑光灯和糖醋酒液有强趋性。幼虫一般5龄,3龄前群集为害,昼伏夜出,4龄开始进入暴食期。

防控技术

一、理化诱控

成虫发生期,采用黑光灯或频振式杀虫灯诱杀,也可采用性诱剂、糖醋酒液进行诱杀,压低成虫数量。

二、药剂防控

甜菜夜蛾幼虫应尽早防治,药剂防治建议结合棉铃虫、玉米螟、粘虫等苗期鳞翅目害虫进行综合防治。宜在早晨或傍晚施药,可选用苏云金杆菌、球孢白僵菌、核型多角体病毒、金龟子绿僵菌等生物农药,或氯虫苯甲酰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乙基多杀菌素等化学农药。(供稿:北京美丽乡村网供稿)

责任编辑:张晓宇(QL0001)作者:文/孙贝贝 李恒羽 图/张智 杨建国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关闭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