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北京> 正文

​施肥打垄塑形一体机首次助力京郊甘薯生产

2023-09-28 17:52 千龙网

密云区十里堡镇统军庄村50亩的甘薯喜获丰收。这块地的垄型很整齐,经测重平均产量达到2100千克/亩,比北京市平均产量提高约16%。

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正高级农艺师曲明山介绍: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落实《到2025年化肥减量化行动方案》要求,助推化肥减量增效“三新”技术落地应用。这50亩地是由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牵头,市农机站、密云区土肥站、密云区农机站参与升级改造的甘薯施肥打垄塑形一体机进行生产的,也是全市首次使用此项技术,实现了甘薯施肥新技术、新肥料和新机具的完美融合。

甘薯种植中传统施肥法是用机械进行抛肥,这既会引起肥料抛施不均匀、利用效率低,又费工、费时、费力、费油。基于这些痛点,市农业技术推广站联合多家单位,立足现有甘薯打垄机的作业特点,集成甘薯旋耕、施肥、起垄、镇压、整形于一身,推出全市首台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甘薯施肥打垄塑形一体“新机具”。

“新机具”的创新之处:一是在肥箱处安装了GPS电控计量施肥装置,实现精准施肥入垄;二是在旋耕机齿轮箱引出动力传输到整形器,增加了整形器的动力,打垄作业同时实现镇压整形。机器改造升级后,一方面实现了垄内精准下肥、垄形整齐美观,亩用肥量减少12%;建立示范区50亩,平均产量达到2100千克/亩,比全市平均产量提高约16%,亩增收1200元;另一方面减少了一次机械抛肥作业,节省人工的同时,节约作业成本约45元/亩,50亩示范区共节本增效6.3万元。(供稿:北京美丽乡村网)

“新机具”的创新之处:一是在肥箱处安装了GPS电控计量施肥装置,实现精准施肥入垄;二是在旋耕机齿轮箱引出动力传输到整形器,增加了整形器的动力,打垄作业同时实现镇压整形。机器改造升级后,一方面实现了垄内精准下肥、垄形整齐美观,亩用肥量减少12%;建立示范区50亩,平均产量达到2100千克/亩,比全市平均产量提高约16%,亩增收1200元;另一方面减少了一次机械抛肥作业,节省人工的同时,节约作业成本约45元/亩,50亩示范区共节本增效6.3万元。(供稿:北京美丽乡村网

责任编辑:张晓宇(QL0001)作者:聂青 柯南雁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关闭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