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北京> 正文

三农科普|2023年北京市甘薯贮藏保鲜技术指导意见

2023-10-12 18:28 千龙网

来源标题:三农科普|2023年北京市甘薯贮藏保鲜技术指导意见

目前正值京郊甘薯收获季节,为了做好甘薯安全贮藏,减少采后流通损失,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提出甘薯贮藏保鲜技术指导意见。

采收管理

适时收获:日平均气温12~15℃为最佳收获期,地温降至12℃或霜降前要全部入贮。

采收时机:实时关注天气预报,做好抢收入库计划,做好农机具检修、保养。避免雨天收获,当天收当天运,避免田间过夜。

工具及容器消毒:可使用0.2%~1%过氧乙酸或0.05%的二氧化氯稀溶液擦拭,或0.1~0.2g/m3二氧化氯或6~10g/m3硫磺熏蒸,或采用热烫、紫外线或日晒等物理方法,也可以采用臭氧杀菌。

田间筛选:应剔除带病害、虫害、冻害、伤残等的甘薯,去除甘薯表面泥土,将不同等级的商品薯码放到周转筐内,尽量避免机械损伤。受冷害、冻害等不耐贮藏的甘薯应及时加工或销售。

甘薯收获

贮藏管理

甘薯贮藏库

贮藏库准备:甘薯入贮前应充分检查贮藏设施设备的安全性和运行状况,做好充分通风换气。

预贮:甘薯入贮前宜在温度15~18℃、相对湿度85%~90%的环境下放置1周,促进甘薯机械创伤的愈合,避免因薯块创伤导致病菌侵入造成的腐烂。预贮愈伤处理期间,保持通风,确保甘薯表皮干燥和去除呼吸热。甘薯愈伤后尽快转入贮藏环境。

贮藏方式:库内地面铺设塑料或木材网格,由里向外依次码放。塑料筐码放高度根据库体积和通风性能而定,一般不超过8层,筐垛与库顶距离不小于1米,筐垛与库壁留5~10厘米空隙。贮藏总量不宜超过库容65%。

贮期管理:温度控制在10~14℃,垛内外温差不超过2℃。湿度控制在85%~95%,贮藏库内CO2浓度不高于5%,可以采取通风换气方式调节温湿度及气体成分。甘薯入库后可使用臭氧进行密闭熏蒸处理防治病虫害,每立方米库容积的臭氧用量为80毫克,每两周处理一次,每次处理密闭维持1小时。

日常检查:定期检查贮藏库内设施设备,保证正常运行和使用安全。每日检查库内温度、湿度等贮藏环境变化,以及甘薯保鲜情况,及时去除烂、病薯,掌握库内甘薯发病情况,尽量控制病害发生。

甘薯入库

出库管理

应根据贮藏甘薯质量变化情况、市场行情适时出库销售。出库时要保证贮藏库外走廊气温不能过低,以防冷空气进入库内。装运过程中要避免机械损伤,控制好温度,避免冷热应激造成的损失。(供稿:北京美丽乡村网)

 

责任编辑:张晓宇(QL0001)作者:满杰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关闭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