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福汉与车迷互动。徐方琛摄
老车票、老票据。
老式火车钥匙、老搪瓷杯。
一边是“老掉牙”的手提铁路信号灯、充满岁月痕迹的老火车票,一边是栩栩如生的内燃动车组纸制模型、铁路线上的AI生成高铁图像……9月21日上午,京铁和园社区服务站一楼展厅内,千余件珍贵的火车老物件、文创产品、照片画作现场展出,吸引全国各地的铁路收藏家、火车迷慕名而来,老中青三代车迷共话铁路发展。
这是2024年北京国际设计周“行动设计”之“交通强国、魅力铁路”主题展览。展览现场,老物件大多来自老一辈铁路收藏家的个人珍藏。翻开一本收藏册,一排排上世纪的卡片客票标注着票价、座次、出发地和目的地,收藏者们讲述着一段段旅途故事,追忆旧时光。收藏册里,车站给列车上开水的收据勾起了老车迷的尘封回忆。老式火车钥匙、印有机车工厂名称的搪瓷杯也引起了很多参观者的兴趣。
对火车感兴趣的不只老人,很多青年学生车迷也来到现场打卡。中国收藏家协会铁路文化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赵向红告诉记者,许多年轻人是火车迷,有人能把机车型号背得滚瓜烂熟。“为了给他们搭建舞台,这次展出的摄影、绘画作品,全部由年轻的火车迷拍摄、绘制。”现场,数十幅火车画作铺设成的“脸谱墙”,这些画由青年火车画师苗雨完成。现场有不少人对着墙上的火车,挨个儿辨认火车型号。
可操作、会冒烟、能鸣笛……人气最火爆的要数“唐山上游”景区小火车了,这列小火车刚从内蒙古乌兰布统草原运回北京,很多小朋友都登上这个机车模型,扮演了一把“火车司机”。
89岁高龄的陈福汉是“毛泽东号”机车第七任司机长,经历了“毛泽东号”从蒸汽机车到内燃机车换型。“铁路机车发展得太快了,如今,我们的高铁技术领先于世界,机车铁路的变化也是新中国发展变化的缩影。”陈福汉自豪地说。
据了解,该展览将持续至10月中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