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北京> 正文

2025中国科幻大会在首钢园启幕 “零重力”立方体舞出未来画卷

2025-03-29 07:05 北京日报

来源标题:2025中国科幻大会在首钢园启幕 “零重力”立方体舞出未来画卷

昨天(28日),2025中国科幻大会开幕式在四高炉拉开帷幕。科幻大会数字人IP“幻幻”乘坐飞行器,“飞入”京西科幻之城,并从屏幕中走出,以双足仿生机器人的形态与观众见面、与主持人互动。

舞者与“零重力”立方体共舞。本报记者 程功摄

“工业风”托举科幻想象

开幕式主会场内,虚拟现实、裸眼3D、沉浸式空间投影等技术,结合高清晰度渲染影像,未来世界的画卷徐徐展开。

会场外,前沿科技与科学幻想的融合表演正在进行。一人多高的立方体,没有绳索牵引、没有轨道引导,竟能在半空中自由地升降、旋转,实现“零重力”的视觉效果。音乐响起,舞者现身,与立方体共舞。开幕式总导演、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王之纲介绍,这个立方体其实是一套零重力悬浮装置,内部充有氦气,整体结构采用轻质材料,借助内部的无人机桨叶和飞控系统,就能实现自由飞行。

在本届科幻大会期间,立方体将持续展演。王之纲说,当前人工智能正高速发展,但人类对其认知仍在“黑箱”阶段。演出过程中,立方体不断上升,寓意着人工智能与人类将共同创造更具突破性的文明。

近800家科幻企业落地北京

当前,数字技术、具身智能等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应用,正推动科幻变为现实。本届科幻大会强化科技办会,并注重科技和文化融合应用,将大会打造成充满未来感的沉浸式展示空间。

科幻产业是近年来以科幻为主题的科技赋能文化、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形成的新领域、新赛道。《2025中国科幻产业报告》数据显示,去年我国科幻产业总营收达到1089.6亿元,科幻阅读、科幻衍生品、科幻文旅板块原创能力凸显。

“我国在载人航天、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领域的突破,为科幻提供了独特的现实土壤和丰富资源。中华文化对家国情怀的重视、与自然和谐共处天人合一的理念,也为科幻创作赋予不同的叙事视角。”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表示,追寻真正的星辰大海,需要科学家的公式、工程师的螺丝钉,也需要每个人的努力,“我们所面对的未来,充满无限可能。”

北京科幻产业加快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据统计,本市已落地科幻企业近800家,总营收达480亿元,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开幕式上,中国科协与北京市签订新一轮战略合作协议,将促进北京科幻产业发展。“科幻合作伙伴”计划也同步启动。

本届科幻大会将聚焦科幻与人工智能、生命科学、未来交通等话题,策划11场高质量论坛,百余位科幻专家、产业代表共聚一堂,将形成产业集聚效应。2025北京科幻之夜暨科幻星球盛典、科幻产业投融资大会等活动也将举行。

科幻复合型人才培养计划启动

大会开幕式所在的首钢园,是全国首个科幻产业集聚区。石景山区是本市科幻产业核心区域,海淀区科幻游戏产业集聚明显,朝阳区科幻电影产业发展较突出,怀柔区、大兴区、通州区则结合现有文化资源,建设各具特色的科幻场景。

今年1月,本市出台《北京市促进科幻 产 业 发 展 行 动 计 划(2025—2027年)》,提出到2025年年底,科幻产业强链、固链、延链成效显著,科幻重点领域产业规模达到600亿元,初步建成较为完善的产业生态。到2027年,科幻重点领域产业规模将超过1000亿元。

刘慈欣、王晋康等知名科幻作家工作室,沈腾、郭帆等科幻影视创作者工作室,均已落户石景山。在科幻人才培育方面,市科协推出的“科幻复合型人才培养计划”将在本届大会启动,探讨跨界人才培养新模式。“科幻复合型人才,不仅具备深厚的科学素养和科幻文化创作能力,还跨越多个学科领域,拥有广泛的知识背景和技能。”市科协副主席孟凡兴表示,科幻复合型人才既能够深入理解科幻文化的精髓,又能够掌握高新技术的发展趋势,可以将科幻理念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记者 刘苏雅

责任编辑:黄铎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关闭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