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届北京国际科技博览会(北京科博会)将于5月8日至11日在国家会议中心举办。4月14日,记者从北京市贸促会了解到,本届科博会展览总面积约5万平方米,设置信息科技、智能制造、医药健康、绿色双碳、数字经济和区域创新等六大展区,同期还将举办2025北京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等多场贸易投资促进活动。
目前,5万平方米展览已基本招满,参展企业和机构约800家,省部级以上专精特新和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超八成。 新京报记者 陈琳
看点1
展示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新突破
本届科博会突出北京三个万亿级产业集群新优势,展示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应用、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新突破、绿色产业发展新趋势,吸引更多企业机构来京发展。
医药健康是本届科博会聚焦的前沿领域之一。据了解,北京市将医药健康产业作为创新发展的“双发动机”之一,滚动实施了3个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年产业规模达到1.06万亿元,同比增长8.7%。
北京出台了促进创新医药发展的“32条”措施等,率先实现了药品补充申请审评时限从200天压缩至60天,药品临床试验审批从60天压缩至30天,临床试验的启动用时压缩7.7周。实施罕见病药品的“白名单”制度,建立了临床急需进口药械的审批绿色通道,进口货值超过1500亿元,位居全国首位。据了解,《北京市支持创新医药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2025年)》(即新“32条”)已经于上周发布。
依托“两区”建设和中关村先行先试的政策,北京推出数据出境绿色通道、建设创新药械的出海平台,吸引一批外资企业加大在京布局,去年辉瑞、默沙东、礼来等8家知名药企在京新设创新主体。
看点2
长木谷全骨科手术机器人在科博会首发
在本届科博会上,医药健康展区由首农集团、阿斯利康、赛诺菲、长木谷医疗等组成。长木谷是一家基于人工智能及机器人技术提供骨科数字化、智能化、全流程、多病种解决方案的高端创新医疗器械企业,旨在协助骨科疾病的早诊早筛,帮助医生更安全、精准、高效地完成手术,提升诊疗水平。据长木谷相关负责人介绍,长木谷搭载了骨科人工智能大模型DeepJoint的全骨科手术机器人将在科博会上首发。
据介绍,传统的骨科关节置换手术,医生在术前只能通过二维的X线胶片手动测量、反复比对,而手工量片、二维数字化量片等传统模式,受X线片放大率以及拍摄时投照角度的影响,得到的信息有限,准确率低;术中整个过程也完全靠手术医生的经验来判断,因此受限于手术操作者的专业水平。
长木谷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三维手术模拟软件,根据患者在手术前做的CT,即可进行个体化、智能化的三维重建,形成人工智能下的骨科手术方案,该创新产品实现了从二维到三维、从手动到智能、从合适到最佳等多个维度的创新突破,通过人工智能创新技术帮助医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医生的学习曲线,实现了高难度手术的三维可视化、安全化、微创化以及精确化,为基层医疗技术提升及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带来可复制的执行方案。通过该创新技术的应用,将手术时间从原先的2小时缩短到30分钟,将原先手术后需要一周的住院时间,实现手术后当天可以下地,第二天即可出院。
看点3
“天工”机器人将现场演示拟人行走等
在本届科博会上,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的“天工2.0”机器人将亮相。
据北京人形机器人相关负责人介绍,“天工2.0”在国内首次实现了针对复杂地形的自适应行走功能,同时搭载自主研发的双电池快速换电系统,成功突破带电设备电池热插拔换电技术,成为国内首个具备工业级永续作业能力的机器人。此外,通过多工况能耗控制技术,“天工2.0”实现了远超前代的续航能力,其综合能效指标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作业性能方面,“天工2.0”具备工业级上肢负载能力,双臂末端稳态负重更强,动态作业精度可达毫米级。
2024年4月,“天工”人形机器人首次面世。这是一款全尺寸、纯电驱的拟人奔跑型机器人,身高163厘米,体重43公斤,采用轻量化设计。与首次亮相的人形机器人相比,2.0版本长个了:身高增至173厘米,体重达到73公斤,尺寸更大,可以满足跨领域多场景应用需求。
今年2月,“天工”机器人迎来运动能力的重要升级,能够平稳跨越连续多级楼梯以及高度差达35厘米的台阶,做到无磕碰、不踩棱、不踏空。其奔跑速度提升至每小时12公里,且能够在雪地上进行高速奔跑。同时,还具备更强的抗干扰能力,即使在外力冲击下也能保持平衡。
3月12日,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在京发布了全球首个“一脑多能”“一脑多机”的通用具身智能平台“慧思开物”。“慧思开物”能够实现从任务理解到执行的全流程智能化,具备处理多场景复杂任务的泛化能力,首次实现了单个软件系统在机械臂、轮式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等多构型本体上的兼容,能够适应多样化的应用场景和任务,为具身智能机器人提供强大的感知、决策与执行能力。通过语音交互、APP直连等多种方式,用户能够与机器人轻松交互。
在科博会现场,“天工”机器人将演示拟人行走、复杂地形移动等。
看点4
科博会上同期举办京洽会 展洽结合
本届科博会期间,将举办未来产业系列推介会、专精特新“京品”出海推介交流会等8场推介活动,其间策划高端医疗设备和行业发展报告首发仪式等。2025北京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京洽会)、京津冀贸易投资促进协同发展系列活动、北京国际商事法律活动日等也将同期举办。
记者了解到,今年是京洽会第二次与科博会同期举办,“展洽结合”成为一大亮点——既方便参加京洽会的客商实地考察北京的科技实力,也为参展商提供了投资洽谈的机会。
本届京洽会上,北京市贸促会将与格拉斯哥商会、东盟贸促会等境外机构签署合作协议,同时推动各区及经开区重点项目签约,涵盖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领域;北京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商务局等机构将解读高精尖产业投资政策,朝阳、昌平等区展示区域发展优势,沙特、阿联酋等国推介跨境投资机遇。据了解,现场将设立6大展示洽谈区,提供双向投资及出海政策咨询、海外投资风险评估等全链条服务,并通过“一对一”洽谈促成企业间务实合作。
此外,本届科博会上还将举办专精特新“京品”出海推介交流会,结合北京市的区位资源禀赋和聚集优势,宣介北京市专精特新领域的特色产业政策和助企措施,以及针对性的管家式企业服务,通过典型案例分享和重点推介专精特新企业产品,搭建企业与海外市场对接的桥梁,推动优质“京品”走向世界。
京津冀三地拟联合举办京津冀绿色低碳技术典型案例发布暨推介会,北京节能环保中心、天津市节能环保中心、河北省绿色发展服务中心将首次共同发布23个京津冀绿色低碳技术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