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届北京市爱鸟周之际,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首次开展“候鸟生命线”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们通过鸟类观测、护线体验等方式,了解电力设施和鸟类保护的紧密联系。
活动当天,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和对外经贸大学的20名志愿者先后到北京候鸟迁徙的重要途经地昌平区北沙河河岸和密云区太师屯小漕村,在生态专家、国网北京电力输电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实地了解电力设施和鸟类保护的关系。
国网北京密云供电公司运检部输电运维专责赵志豪介绍,在候鸟迁徙期间,电力部门密切关注线路周边鸟类活动轨迹,精准划分鸟类活动区域,通过对线路加装防鸟挡板、防鸟绝缘罩等措施,实现对鸟类的保护,同时防范鸟类造成输电线路故障。
“候鸟生命线”项目是国家电网公司为响应昆蒙框架的号召,促进电网与鸟类和谐共生,发起的公益项目。该项目以保护东方白鹳、朱鹮、黑颈鹤等珍稀鸟类为核心,通过在候鸟栖息地和输电线路周边区域开展鸟类活动分析、护鸟装置研发应用、联合巡护等系列行动,在守护候鸟迁徙路径的同时,确保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
2021年以来,国家电网公司依托该项目,参与候鸟保护栖息地44个,覆盖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多条候鸟迁飞通道,已成功救助国家各级保护鸟类超13000只,每年在线路铁塔上孕育的珍稀幼鸟达近千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