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北京> 正文

北京首个废弃矿区光伏项目月底并网发电

2025-04-26 06:32 北京日报

原标题:北京首个废弃矿区光伏项目月底并网发电

从“矿”到“光”加速绿色转型 

正在进行收尾施工的寨口矿生态修复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本报记者 曹政摄

北京市西六环外,门头沟连绵的青山间,一片裸露岩体的平地上铺满了光伏板。这里曾是盛产石灰石的寨口矿,如今成为本市首个利用废弃矿区建设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记者昨天探访获悉,该项目即将在4月30日并网发电,上演从“矿”到“光”的绿色转型。

寨口矿1992年建成投产,采矿土地证上标注的面积达到8.63平方公里。在这里采到的石灰石基本被运到了琉璃河水泥厂,支持北京的城市建设。

这曾是京西的缩影。京西有千年采矿史,矿产资源丰富的门头沟过去以“黑(煤炭)、白(石灰)、灰(水泥)”三大支柱产业闻名。随着城市发展与定位的变化,北京陆续关停煤矿、石灰石矿等,加速绿色转型。寨口矿就在2009年停产。

矿区废弃了,山体上的“创伤”如何修复?近些年,本市加大对废弃矿区生态修复治理力度,寨口矿的生态修复也被提上日程。

与其他矿区只进行土壤改良、种植植物不同,寨口矿修复有约三分之一面积采取铺设光伏式发电组件的方式进行。

太阳能是北京资源最丰富、开发利用条件最好的可再生能源品种之一。伴随着技术成熟、应用形式灵活,光伏发电在北京有较丰富的应用场景,但过去主要应用在城市建筑屋顶上。这是本市首次利用废弃矿区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

“我们提前观察了地形,找出两片地形、光照都适合的区域集中铺设光伏板。”项目建设方北京京能大成新能源公司董事长洪峰说,这两片治理面积共有约13万平方米,共安装2.8万块光伏组件,装机容量为16.77兆瓦。

这些光伏组件被架在离地1.5米高的位置。未来,工人们还会在这些光伏板下面撒上草籽,上可发电、下可种草。洪峰介绍,光伏组件虽然被安装在山野中,但配有通信模块,一旦光伏板出现故障,工作人员能在手机上第一时间知晓。

这里“吸”到的阳光,将转化成电能,流入千家万户。经计算,该光伏电站建成后,年均发电量约1817.53万度,这相当于大约5000个家庭一年的用电量。“这个项目将为北京和全国范围内的废旧矿区生态治理提供宝贵经验。”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

责任编辑:张驰(QN0009)作者:曹政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关闭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