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北京> 正文

探访“看・见殷商”展:3000年文物“撞脸”小猪佩奇

2025-05-27 18:06 千龙网

 千龙网讯(记者 蔡健雅)近日,看・见殷商”展览备受瞩目。在这里,3000年前的温酒器撞脸“小猪佩奇”,商代抽象版“手办”惊艳亮相,质朴陶人的出现彷佛“证件照”现场……一件件文物跨越时空,以新奇有趣的模样,诉说着殷商时代的故事。

首周观众量突破2.8万人次

据媒体报道,该展览首周观众量便突破2.8万人次,周六单日入馆观众约1.5万人次,较展览开幕前日均参观人数大幅增长。为应对大客流,馆方多措并举,不仅增设了遮阳排队通道,还优化了参观路线。记者留意到,因参观“看・见殷商”展的游客众多,馆方在1、2号展厅外实施限流措施,安排游客分拨从多个入口有序进入展厅,全力保障观众的观展体验。

据悉,“看・见殷商”展汇聚了全国28家文博单位的338件(套)珍贵文物。

3000年文物“撞脸”现代潮流

图为“看・见殷商”展展品陶鬲形猪首盖盉

“这个像小猪佩奇!”一声清脆的童声响起,逗笑了展厅中看展的人们。这件被小朋友笑称为“小猪佩奇”的展品,名为陶鬲形猪首盖盉。这件泥质灰陶器物,器盖呈猪首状,长嘴圆眼,双耳竖立,猪口部经文物修复师用石膏修补后形似“口水”,更添憨态。实际上,这件来自3000年前的器物是当时的温酒器或烧水壶,圆滚滚的壶身、俏皮的小尖嘴与憨态可掬的三足造型,与现代风靡全球的卡通形象小猪佩奇极为相似。古代文物与现代卡通的奇妙呼应,让古老器物焕发出鲜活的当代生命力。

图为“看・见殷商”展展品铜人形器

来自成都市金沙遗址的“铜人形器”形象则令人惊叹,其造型堪称“抽象派”,宛如外星人手办。圆头大眼、抽象线条,无复杂纹饰,风格简洁古朴,与三星堆青铜立人像的繁复风格形成鲜明对比,不得不让人感叹商朝人的审美实在是太超前了!如果这件陶器没有放在博物馆,估计会被认为是现代人的“DIY”作品,谁人能想到它已有几千年历史。

图为“看・见殷商”展展品陶人

另一边造型娇小质朴的陶人,个头不大,有着宽面平脸、很高的鼻梁、微凸的眼球和粗颈宽口。陶人身上看似随意的刻痕,都化作了精准的基因密码,青铜时代先民的模样在此刻具象化,让人们得以跨越时空,与殷商祖先来一场精彩“对视”。

青铜纹路里的神话联动

图为“看・见殷商”展展品鸮尊

现收藏于河南博物院和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两只妇好鸮尊,同样吸引了不少观众的目光。尊是古代盛酒器,鸮俗称猫头鹰,在古代中国被视为战争之神。这对殷墟出土的青铜鸮尊在出土50年后首次聚首,成为展览一大亮点,因其与商代杰出女将妇好的传奇人生紧密相连,也成为此次展览的“镇馆之宝”。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影迷与文物爱好者慕名而来,皆因展览中特设的惊喜“彩蛋”。展览以今年爆火的《哪吒2》中的道具为脉络,集中展出其背后的文物原型。其中影片中憨态可掬的结界兽形象灵感源自三星堆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其金面罩捶拓工艺与镂空眼眉尽显古蜀韵味;东海龙王的玉刀原型为殷墟花园庄亚长墓出土的镂空玉刀,八组扉棱与鸟纹镌刻着商代威严;结界兽手中的武器,则融合了展厅内虎纹钺和商青铜锯齿镰形器的设计元素;气势恢宏的玉虚宫天元鼎,其设计灵感则来源于变形虺纹铜敦。

图为“看・见殷商”展展品玉刀

电影元素与文物展览的跨界联动,将银幕上的奇幻想象延伸至现实空间。古老文化遗产不再是博物馆玻璃柜里的沉默展品,而是以鲜活姿态走进当代生活。一位观众感慨:“看完电影再看文物展,突然觉得那些青铜器上的纹路都动了起来,仿佛真的穿越回了神话时代。”

责任编辑:刘美君(QN0048)作者:蔡健雅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关闭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