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文艺高质量发展座谈会近日在北京市文联艺术工坊举办,正式拉开北京市文联成立75周年系列活动序幕。来自文化、科技、传播等领域的11位专家学者和文艺名家,为北京市文联“十五五”规划把脉定向,赋能文艺高质量发展。
“文艺高质量发展要求我们应当识变、应变、求变,大众文艺发展到今天,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本质是没有变的。”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原主席仲呈祥说。在具体实践中,仲呈祥提出“三个坚持”原则:坚持以文化人,而非急功近利,正确处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辩证关系;坚持以艺养心,而非流于表象,警惕“唯视觉化”倾向对艺术深度的消解;坚持以美塑象,而非混淆美丑,在人物塑造中彰显向上向善的价值导向。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王一川进一步阐释了首都文艺的独特使命。他认为,首都文艺应当对内应有首都气派,对外应展现中华表征力,进而在全球展现公赏力以及对未来具备潜在传世美质。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教授尹鸿则认为,首都文艺高质量发展,需要创造可持续的文化生态环境。要重视国际国内两个主场,北京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的特殊条件,不仅要成为中国文艺发展的高地,更要在世界文化大格局当中占据地位,真正让中国的文艺变成世界的文艺。
本次研讨会由北京市文联主办,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北京市文艺研究与网络文艺发展中心承办。(记者 田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