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北京> 正文

新能源车地库“自燃”消防救援“灭火”

2025-06-12 00:46 新京报

来源标题:新能源车地库“自燃”消防救援“灭火”

排风系统开启,烟气被排出地下停车场。

6月11日,西城区消防救援支队开展高层住宅小区综合实战演练。图为消防员携带专业设备抵达地下车库新能源车起火现场。 摄影/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夏季到来,高温天气频现,新能源汽车火灾风险也随之增加。为了更好地应对新能源汽车火灾,高效率灭火救援,6月11日,西城区消防救援支队在西绒线胡同26号院开展高层住宅小区综合实战演练。演练模拟高层小区地下车库内的新能源汽车发生火灾,多支救援力量联动灭火,检验“单位自救+专业处置”全流程响应机制,为高层住宅消防安全积累实战经验。

演练突出新能源汽车火灾处置难点

9时30分,随着地下车库内消防警报声响起,演练正式开始。灾情设定为该高层小区地下二层车库一辆正在充电的新能源汽车突发自燃,浓烟迅速扩散。小区消防控制室通过监控确认火情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使用应急广播循环播报疏散提示,微型消防站队员携带墙壁消火栓赶赴现场。因电池热失控火势迅猛,微站队员在初步控火后撤离,并利用消防电台向119指挥中心反馈火情。

9时33分,西城区消防救援支队指挥中心调派的府右街特勤站、校场口救援站、大栅栏救援站等单位的7部消防车相继抵达现场。救援行动立即有序展开,西绒线小型站率先到场,灭火组迅速铺设水带干线深入地下二层起火区域进行控火,同时破拆组铺设救生照明线为后续救援提供指引。府右街特勤站到场后,灭火组在原有水带干线基础上增设一支水枪,并携带新能源汽车专用灭火毯和底盘灭火装置对起火车辆实施精准扑救,搜救组则按照着火层、上层、下层的顺序对地下车库展开地毯式搜索,确保无人员被困。随后到场的校场口救援站和大栅栏救援站在到场后立即建立供水干线为前方车辆持续供水,并在车库入口设立器材保障区,做好人员轮换和呼吸器补给工作。

9时55分,支队全勤指挥部到场成立火场指挥部,指挥长根据现场情况命令各站对地下空间进行二次排查,确保无遗漏被困人员。10时整,经热成像仪反复检测确认,起火新能源汽车电池不再反应,火势被彻底扑灭。10时05分,搜救组完成最终核查,确认地下空间无人员被困,演练圆满结束。

“此次演练特别突出了新能源汽车火灾的处置难点。”西城区消防救援支队相关负责人现场介绍,新能源汽车火灾因锂离子电池特性具有燃烧温度高、持续时间长、易复燃等特点,传统灭火方式效果有限。在扑救过程中,消防员需使用专用灭火装置对电池组进行持续冷却,并配合灭火毯隔绝氧气,同时要警惕电池爆炸风险。

夏季车内不要放置打火机、防晒喷雾等

西城区消防救援支队相关负责人还指出,新能源汽车火灾较为常见,但是车主不必恐慌,目前多数车辆整体性能比较稳定。消防部门温馨提示,由于夏天外部气温过高,如果车窗处放置矿泉水瓶或眼镜等有凸透镜性质的物品,会将热量聚集在一个焦点上,导致车辆内部温度过高,造成火灾。因此夏季车主尽量不要在车内放置打火机、防晒喷雾等易燃易爆物品,也不要放置眼镜、玻璃瓶等有凸透镜性质的相关物品。另外,一旦车辆起火,车主和乘客应第一时间远离车辆,拨打119火警电话,不要在没有任何防护情况下自行灭火救援,切勿擅自用水扑救。(记者 彭镜陶

物业工作人员触发地下车库内消防报警装置,演练正式开始。

消防员确认新能源车辆内部人员情况,并实施破拆。

消防员使用自行研制的新能源车灭火装置对起火车辆进行灭火。

责任编辑:黄铎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关闭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