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北京> 正文

探访首农全链条保供线:超大城市 "米袋子" 如何装满优质粮?

2025-06-19 11:54 千龙网

DJI_20250618091320_0013_D

千龙网讯 (记者 郑涛)在国务院部署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的背景下,北京作为2100万人口的超大城市,如何筑牢粮食安全防线?记者近日走访发现,首农食品集团以 "千里黑土粮仓 + 智能加工园区" 的全链条布局给出答案:大兴复耕麦田亩产超千斤,黑龙江40万亩智慧农田年供粮 20万吨,南六环智能粮仓储备能力达30万吨,从耕地到餐桌的科技赋能正让首都 "米袋子" 既满仓又优质。

DJI_20250618093311_0019_D

DJI_20250618094223_0031_D

微信图片_20250619114920

微信图片_20250619114924

科技让废弃地变身高产田

"这108亩地曾是拆除房屋的废弃区,现在亩产1018斤!" 南郊农场负责人褚银枝蹲在大兴麦田里,抓起一把金黄麦粒介绍。通过与农科院合作采用精播增密、无人机植保等技术,这片复耕地较北京平均亩产增产35%。更远处的长阳农场,将农林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的固碳保氮技术,让300亩低产田亩产突破千斤。而在北纬47度的黑龙江双河农场,首农投入10亿元建成的40万亩高标准农田里,数字化管控使粮食亩产提高15%,年产能超20万吨,成为北京的 "绿色大粮仓"。

微信图片_20250619115009

智能粮仓里的"空间革命"

南六环外的首农应急保障中心,4 栋34 米高的楼房仓如巨人矗立。"这种仓储模式国内仅3 例,原粮储备能力达20万吨。" 负责人齐金红指着环形路网介绍,通过货架一体式智能仓库设计,园区土地利用率提升40%。隔壁的面粉车间里,两条日加工1200 吨小麦的瑞士布勒生产线正高速运转,智能控制系统让每一粒面粉都保持最佳营养配比。包装线上,机器人正通过视觉识别精准分装,每袋误差不超过5克。

微信图片_20250619114951

实验室里的"主食革命"

在谷物营养研发中心,80余款专用面粉摆满展柜。"这款全谷物面粉保留了 80% 的麸皮营养。" 研发部长张颖拿起一袋面粉介绍,团队研发的优糖米、胚芽米等产品,已覆盖北京90%的商超渠道。从五常稻花香到盘锦蟹田米,古船米业构建的全链条控制体系,让每一粒米都可追溯至具体地块。目前,50余款杂粮产品通过双认证体系,年触达消费者超3000万人次。

从黑土耕地到智能车间,首农以 "科技育种+数智储备+营养创新"的全链条布局,正让首都 "米袋子" 既装满14亿斤优质粮,更实现从 "吃饱" 到 "吃好" 的品质跨越。当暮色中的面粉车间仍在运转,新一批全麦面粉正通过冷链车发往全市早餐店 ——这是2100万北京人看得见的安心。

责任编辑: 刘美君(QN0048)作者: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关闭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