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北京> 正文

北京“农爱问”解锁城市农技服务新场景

2025-06-24 17:44 千龙网

在北京市“大京郊服务大城市”城乡融合发展战略引领下,由北京市数字农业农村促进中心、北京市农业农村科技发展中心及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数据科学与农业经济研究所联合创建的北京农业科技云平台“农爱问”,作为提升方案中科技咨询核心引擎,正以“AI+农专家+农管家”创新模式广泛服务于都市农业。平台让农业科技深入家庭阳台、居民社区、校园课堂,成为市民实现“田园梦”的科技桥梁。

阳台种植“云问诊” AI与专家破解家庭园艺难题

对于许多市民来说,阳台种植既是乐趣,也是挑战。黄叶、病虫害等问题常常让种植爱好者束手无策。如今,“农爱问”平台的AI大模型能在3秒内为用户提供解决方案,同时配备蔬菜、花卉等领域的专家在线答疑。平台已成功解决数千例种植难题,从番茄落花到多肉烂根,为市民提供精准指导。“以前种什么死什么,现在按平台指导竟收获了阳台草莓!”朝阳区用户张先生的经历,正是“农爱问”服务都市家庭园艺的生动写照。

社区空地变身五彩田园”,农业技术护航城市农业科普

在紫竹院街道厂洼第二社区,一处曾经闲置的边角空地如今焕然一新,成为居民们喜爱的“耕读时光”科普园,这一转变离不开“农爱问”平台的全链条技术支持。从土壤改良、品种选择到种植搭配和景观设计,平台不仅提供线下专家实地指导,还通过线上系统实时答疑,确保科学种植。紫生菜、绿菠菜、五彩番茄等品种的引入,让这片空地变身“彩虹菜园”,成为城市社区农业科普的典范。社区董书记对此赞不绝口:“对接到平台后,感觉像是找到了娘家人”。

校园里的桃园课堂”,专家带领劳动实践助力双减落地

“农爱问”平台的服务还深入校园教育。在北京101中学的跨学科桃园劳动实践课上,平台专家李彦广为学生们讲解桃树整形修剪的生物学原理,并现场演示修剪技巧。课程不仅涵盖了剪枝、疏花、疏果等种植养护知识,还拓展了病虫害防治和套袋等实用技能,让学生们在动手实践中学习学科知识。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不仅丰富了“双减”政策下的课余活动,也让学生们对农业产生了浓厚兴趣,获得师生一致好评。(供稿:北京市农业农村宣传中心

责任编辑:张晓宇(QL0001)作者:北京市数字农业农村促进中心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关闭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