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附小孩子们的课堂足球赛。
西藏中学学生进行“踩格子”脚步训练。
原标题:考了一百分 终于能进球队了
“嘟!”一声哨响,原本踢着足球前进的孩子们立马“扑倒一片”——有用胸部压住球的、有一屁股坐在球上的……这个游戏的名字叫做“不用手和脚停住球”,在清华附小的一堂足球课上,这样的游戏至少要变换两到三种。
包括清华附小在内,北京共有34所中小学入选了全国首批校园足球特色校。足球在这些学校是一种怎样的存在?近日,笔者对部分特色校进行了走访。
“学校有两千多学生,配了将近三千个足球”
“大家认真看我的动作,捣乱的同学罚一张黄牌,没收你的足球。”足球课上,白杰老师正在给二年级的孩子们演示技术动作。白老师是清华附小的足球教师,学校里像他一样在任教之前有足球专业背景的老师总共有六位。
这堂课的训练目标是“脚背正面运球”。“同学们,我们现在从中国出发啦,大家跟紧我,我们先到美国,再到英国……”课堂的热身是跟随带球跑,踢着球绕活动场地一圈,孩子们就完成了一次“环游世界”。上课过程中,孩子们学得有快有慢,但不论是谁,只要轮到自己踢球了,都会显得十分兴奋。分组带球时,老师的手上比划着不同的数字,孩子们要在带球的同时把数字喊出来,球场上时不时传来“六”、“三”、“七”这样的童声,场面颇为壮观。
从2014至2015学年起,清华附小孩子们的课表上除了每周三节体育课外,还增加了一节足球课,一到六年级都是如此。“在没有体育课或足球课的那天,我们还开设了体育选修课,足球是可选科目之一。”负责统筹足球教学的张志刚老师介绍道。
如果孩子想进一步提高足球水平,还可以参加学校的足球社团,每天课后都会进行。“社团的意思和校队差不多,出去打比赛的都是社团的学生。”张志刚老师说,“目前学校的足球社团分为五个小组,男生的五、六年级合为一组,二、三、四年级各有一组,女生还有一组。”
下午三点五十分,足球社团训练开始了。小诚是公认的三年级社团组的明星前锋。“有一次我们出去和外校的四年级队踢比赛,我们9比2赢了,我进了七个球。”小诚显然对自己的辉煌战绩很满意。训练过程中,似乎是有些过于放松,小诚在第一轮射门练习中发挥不佳,四脚射门无一命中。自己的表现有点配不上之前的“吹嘘”,小诚的脸上变得严肃起来。第二轮射门,他明显调整了自己的脚法,甚至上演了好几次“大力劲射”。
看到孩子们这么热情地踢足球、玩足球,张志刚老师也表示十分欣慰。“足球一直是学校的传统项目,我们的学生总共有两千多名,而学校一共有将近三千个足球。足球数量多就是要保证学生在上课和训练的时候有球可使,而且要保证学生用球的质量。”
“四肢越协调,
他的脑部发育才越完善”
位于榆树馆胡同的进步小学只有一块七人制的足球场,能够入选足球特色校,很大程度要归功于一位在这所小学任教22年的体育教师,在他的带领下,校足球队在最近一次的中小学足球联赛中取得了西城区第二名的好成绩。
这位老师的名字叫张启新,今年已经60岁,从1993年学校还叫“进步巷小学”的时候就来任教,主管足球教学。回忆起最开始的教学经历,老张显得十分怀念。“现在都说要搞足球,要我说现在孩子们的比赛还没当初多呢。”老张说,那时候光西城区范围内就有四项大型比赛。“红领巾杯、萌芽杯、三好杯、传统校比赛,一年下来能踢的比赛很多。”
对于现在大力推行的足球进校园,老张在表示支持的同时,实际操作中却也发现了一些问题。“现在我们学校四到六年级开了足球课,但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场地,我们的足球课是和其他班的体育课同时上的,整片操场就这么大,上课的人太多,孩子们根本就踢不开。”另外,学生们每周只有一节40分钟的足球课,在老张看来也是不够的。“只能是对足球有粗浅了解,想让孩子在课堂上提高自己的足球技术很难。”
相比之下,老张认为课后的足球辅导班更有效率。“每周上课次数多一些,每次时间也长,踢球的空间也大很多。”进步小学的校足球队也是从参与课后班的学生中挑出来的。
尽管老张为球队尽心尽力,学校的足球队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他的努力有时并不能换来家长的支持,队员小宇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小宇今年上六年级,而他是在五年级下学期的时候才参加的足球队,刚刚在球队踢了一学期。“我特别喜欢踢足球,但我妈说踢足球会影响学习,死活不让我报。”后来,小宇百般央求,终于跟家长达成了“协议”:期末考100分就让踢。“后来我真考了100分,我爸妈也就不管我了。”谈到小宇,老张也难掩惋惜之情:“这孩子天赋好,身材也壮实,关键是有热情,可惜就是练得太晚了,现在只能打个替补。”有的家长不让孩子踢足球的原因还与升学有关。“学校里一个孩子只能报一个社团,有的家长希望孩子去学管乐,走艺术特长生的路子,将来能进一些好学校。相比之下,西城这边初中的足球影响力不是很大,孩子想凭足球进好学校会难一些。”
老张认为,足球对孩子的发展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有一句老话叫‘四肢发达,头脑简单’,要我说完全不是这样。一个人的四肢越协调,他的脑部发育才越完善。除了最基本的体质之外,足球对于锻炼孩子的专注力、创造力,团队合作能力都很有帮助。我自己也是一个班的副班主任,我们队里的孩子在班里学习都是数一数二的。”
曾经尝试组建女足队,
但因为报名人数太少最终作罢
作为全市的足球特色校之一,北京西藏中学的足球氛围一直十分浓厚,学校开展足球训练的历史已经有二十多年,和校史长度相差无几。虽然没有一名体育特长生,但校足球队的成绩一直能够保持在全市前茅。
周一下午四点,下课铃一响,学校的足球场一下子变得喧闹起来。短短十分钟时间内,陆续有30多名男生来到了球场,开始进行颠球、盘球等热身活动,他们都是参加足球选修课的学生。每个星期,足球选修课要上三次,每次课长两小时,由学校的李东光老师带领开展。
四点半,足球课正式开始。首先进行的是无球的脚步训练,李老师示范后,学生们分成三组,开始模仿动作要领。这之后是有球的盘带训练,一些同学在之前还有点心不在焉,但是一拿到足球,明显变得认真了许多。在老师的教导与纠正之下,学生们一遍一遍地完善着自己的技术动作。
正当大家都在热火朝天训练的时候,一名身穿红色队服的学生却孤零零地坐在场边,并没有参与到训练中来。“我的脚崴了,医务室的老师让我休息,先不要训练。”受伤的学生叫旦增维色,是西藏中学高一6班的学生。他之前已经参加过两次足球选修课,这次虽然行动不便,还是选择过来观摩。“训练内容不能落下,要不然一些技巧和战术都不知道。”看着别人练球自己却不能参与,那种“脚痒”的感觉实在难受。训练过程中,旦增时不常都会站起来试着踢几下球,但因为还是有疼痛感,最后只能无奈地坐下。
西藏中学的很多学生与旦增一样,先在西藏上的初中,高中阶段才来到北京。与其他不参加体育选修课的学生相比,旦增表示自己融入学校氛围更快。“我在球队里认识了很多朋友,大家平时会互相聊天,有问题互相帮忙。周末的时候球队还会一起出去踢比赛。”旦增表示,比起窝在宿舍里玩手机,自己还是喜欢出来和同学一起踢球。
每天四点到晚饭之前的空闲时间,都会有大批孩子来到操场进行体育活动。但不论是足球或是篮球,很少能看到女孩子的身影。“相对来说,足球篮球的对抗性是比较强的,女生更喜欢一些不太要求对抗的体育活动。”李东光老师介绍道。前两年,西藏中学曾经尝试过组建学校的女足队,但因为报名人数太少最终作罢。
整堂训练课,李老师带着孩子们进行了带球、传接球、射门等训练,最后还有高一年级对抗高二、高三联队分组对抗赛。
临近六点,天已擦黑,但队员们仍然不知疲倦地在场上飞奔。“十六七岁的男孩子正是精力旺盛的时候,足球是让他们发散精力的好方法。”李老师认为足球对于孩子的内心也是一种释放。“孩子们一开始都比较闷,不爱说话。训练一段时间以后,他们敢于在场上喊出来了,也敢对抗了。平时我还会带孩子参加一些比赛,比赛肯定有赢有输,但输也是很有价值的,因为孩子们能学会如何承受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