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水工李健正在一列由北京西开往南宁的火车旁进行上水作业。摄/实习记者 张婷
西站工作人员亲自为务工人员送上车票。摄/记者 柴程
千龙-法晚联合报道(记者 张婷) 他们赶在每趟列车出发前为水箱注满干净的生活用水;他们一年四季保持同样的工作强度;行走在铺满石子的轨道上,一天来回能达到20公里……他们就是工作在铁轨旁的列车上水工。对于很多人来说,上水工或许是一个从未听过的职业。
在今年的春运期间,北京西站预计发送旅客600.2万人,同比增长4.9%。这也意味着,今年北京西站的上水工将面临更具挑战的工作任务和要求,时间紧,作业难,温度低,任务量大,“抢车作业组”或许又要再现。
“抢车作业组” 加快上水进度
对于旅客来说,列车准点发车对旅行体验非常重要,但是列车常常由于流量协调、天气恶劣等情况出现晚点状况。
去年初冬时期,北方大部迎来大范围降雪,最低温度破-10℃,为了确保旅客人身财产安全,列车限速运行,北京西站到达列车出现晚点。对待晚点列车,上水车间的工长都会在相应时间段挑选出有空当的人员组成“抢车作业组”,加快上水作业进度。
去年11月中旬普降大雪,正准备进行Z3次列车上水作业的李健听到电台里的综控室通知:“14道G614站折G619,正点16:37到,16:57开,晚点至17:08到,17:20开。”这意味着,这一晚点将原本仅仅20分钟的作业时间压缩到了12分钟。
工长张晓强也听到了通知,赶忙用电台告诉抢车作业组:“14道列车晚点,抢车人员17:00前现场等候。” 李健很清楚此时此刻“抢车”保证准点发车的重要性,他听到晚点信息后,组织同事们提早下线尽快完成了Z3次列车的上水作业,然后立即报告工长:“我们组作业完毕,可以去参加抢车作业。”
据张晓强介绍,如果不能完成上水工作,意味着列车发车后车上的用水情况将受到影响,影响列车的服务质量。
披“半湿”棉衣 “风道”里作业
冬天对于上水工的挑战来说不止是大雪导致列车晚点抢车作业,更大的挑战常常来自于低温作业的难度和紧迫。
记者在北京西站看到,上水工要完成工作需要走过一条“石子路”,到达列车停靠的铁轨附近,拉出水线,插管、注水、拔管再复检,整个过程需要上水工非常小心谨慎。
据张晓强介绍,“上水工的难度就在于插管和拔管,首先要保证辆辆上满,满水后要及时拔管,不按时按规定拔管会造成严重的安全问题。”
在铁道间,两旁都是火车,中间就是一个天然的“风道”,车不动时都能听见呼呼的风声。临到列车通过时,风力更强劲。上水工每出去一趟,回来常常需要烘干被水打湿的棉衣,但往往衣服还没有干,下一趟任务又来了,工人们只得披着半湿的衣服就走。李健说,拔管的时候会溢水,常常把裤腿弄湿,冬天非常寒冷。
作业时上水工不得不和水接触,为了不让水冻手,师傅们自制了保护工具:一双被剪裁过的防酸手套里面加了一层绒线手套。但由于上水口的铁箍把外层手套扎出了不少小口子,里面的绒线手套仍会浸水,长时间戴着这样的手套工作,手会一直是冰冷的。
相关
企业团体订票 车站送票上门
北京西站在南北广场售票厅开辟了务工人员订票专口为网上、网下需要购票的务工团体提供便利。企业、公司可提前到窗口办理企业资质认证,获取网订用户名,提前录入购票信息,通过自动配票模式满足务工人员团体的需求。
今天上午10点,记者跟随北京西站送票人员来到了北京兴旺腾飞塑料制品有限公司,该公司在今年提前为员工订购了春运车票。该公司员工、来自临汾的李女士说,去年订晚了没买到票,没回家过年,今年让公司订很方便,票还是老板花钱买的。
北京西站工作人员称,务工人员订票专口这一惠民活动大概在四五年前就开始实施,同时考虑到年根岁末,很多工程施工繁忙,北京西站安排专人于2016年1月6日为购票较为集中的两家单位送票上门。
据介绍,北京西站共办理2016年春运务工团体购票企业资格认证85家,共办理团体票两千余张。